第390章 包拯访辽-第2/3页





        礼仪官安排众人在建安驿歇了,然后把包拯一行人入城的消息,前去禀告耶律宗真。包拯这边也不闲着,立刻使人呈递与宗真。耶律宗真看了上呈,命人交割了岁币,受了宋朝的御酒、书画,叫众人与宋朝使者接风洗尘,安排筵席。先叫请北府宰相萧革前来,与之商议。

        那萧革对耶律宗真道:“现如今宋、夏正值交战,此次宋人派出使者,是认为夏军攻打府、麟之事,是我等授意,特意来讲和。”耶律宗真回话道:“依国相之意,这件事情如何处置?”

        萧革道:“之前因为疆域的事情,咱们与沈括谈过多时。沈括把当年的‘檀渊之盟’搬出来,如今尚没有太多的进展。如今宋朝又派出包拯,看来没藏讹庞攻打府、麟,他们急了。这事儿急的不是咱们,暂且观看。等他们宋人坐不住了,急着停战,就是商量的时候了。”

        这个话儿也说得是。趁着这么大好的时机,把宋人故意抻一抻,也是好的,将来和谈时也更有底气。他们为了保住河东,也会主动提出让步,谁不愿意坐收渔利呢。

        包拯这边,眼看着递呈上去了,时间一日一日过去,每次请见,耶律宗真总推有事情,对于宋朝的使者,迟迟都不愿意见。

        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初包待制在东京的时候,也不是一点没料到。因此早在临行之前,待制与赵官家商量时,请了“便宜行事”这四个字。

        辽国的意图,包待制这边已看清楚了:他们指望河东的战事闹大,等宋朝这边扛不住,和谈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多要些利。宋朝都火烧眉毛了,怕的是等。辽人那边怕什么?他们巴不得抻一抻宋朝呢!既然是这样,宋朝也不是没棋下。

        这个时候,包待制立刻派出去人马,按照之前定好的计策,把城外那些个行头、行首们,都召集起来,一一给众人分派了任务,叫他们立刻分头行事。只要这几颗棋子落下去,不怕他辽国人不出声。

        眼看晾着宋朝的使者,已经有数日,宗真便询问从人道:“这几日宋朝的使者不见消息,怎么他们不急了么?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边界上这几日有动静么?”从人回道:“宋人着急,为了给咱们施加压力,已经把山东、河北、河东的几路大军,全都压到了边界上,战事很像要一触即发。”

        宗真便道:“这不用怕,宋人做样子给咱们看:河东已经让他们头疼,怎么可能两线作战?!包拯一行人消息如何,仍在建安驿闲坐么?”回话的道:“宋朝的使者虽然在,据眼线报说,这厮们忙忙碌碌的,一连出去过好几回,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事。”

        宗真心疑了问道:“他们一共有两千的人马,在中京这里,能泛起什么大浪来?”宗真问的这件事儿,便是从人也不明白,便猜测道:“莫不是他们见情势不好,急着逃吧!或者花重金买通咱们的重臣,让他们去帮宋人说话?”包拯葫芦里卖什么药,宗真这边也不知道,便嘱咐道:“时刻把建安驿盯紧了,有什么消息,立刻来报。”

        正在宗真犹疑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宋朝几家大的商贾,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之间就联合起来,将已经定好要买的人参,全部都弃约不要了。辽国参一断,这些人立刻调转了方向,改由向高丽购买了。

        高丽的商贾因为这事儿,蜂拥集去他们家中,几乎把门槛都踏破了。这件事闹得愈来愈大,连宋朝许多小的商贾,也都一块签了合约,都不从辽国买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