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横渠四句-第2/3页





        玉堂也就笑了道:“就你们刚才这几句话,去糊弄些学生、愚夫还行,在我看来是处处是漏洞!人性之恶,亘古未变,就算过去千世、万世,又有何用?你们儒生又改变过什么?我快意恩仇,就算被辜负了也没有怨,强似肚里面没有那么大的空的,偏要装大,若又施恩招怨了,怨妇似叨叨。”

        有一个立刻反驳道:“殿使这话从何而来?人性到底是‘善’、是‘恶’,暂且不说。

        当年仲尼在世的时候,礼乐崩坏,仁义沦丧。仲尼叹世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故而重整周公遗训,行‘克己复礼’之仁道。

        一代代儒生不懈努力,终于把儒学发扬光大,到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儒家至此方为正统。如何就是没有改变?儒家千百年来已诲人无数,如何就是没有用处?”

        玉堂又道:“如你所说,自汉朝之后,三国、魏晋、以及前面的隋、唐两朝,历朝都遵儒家为正统,儒教正统已近千年。怎么眼看着前朝一个个败亡,儒家并没有挽回颓势?不是口口声声说,能‘为万世开太平’么?怎么之前没灵验?

        你们儒生,习惯把世上所有的问题,全归罪在‘道德沦丧’上,信‘教化’就能解决一切。君王无道怪教化;官吏贪渎怪教化。天灾瘟疫、父子相食了仍怪教化;信这话儿的,非蠢即呆,从头到尾是自欺欺人!”

        有人则道:“在下认为,君王无道、官吏贪渎,还有殿使说的‘父子相食’,确实与‘教化’有干系。”玉堂继续说话道:“之所以你能说这个话儿,不是你道德比他们高,是因为你们够幸运,一世过的是太平日子,没遇上绝境。真遇到了,可能你连他们还不如呢。

        水流是从上往下的,人之所以要争斗不休,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够均贫富!把土地田亩都归由公有,婚姻制废除,你们行么?一万年恐怕也做不到!

        你们还不如墨家呢!最起码墨家要做什么,能躬身践行,而且人家能亲近庶民。你们仗着自己是读书人,清高自许,向下不屑于同庶民为伍。对上面来说,你们那镜花水月的言论,当权的相公们又不屑理你,只能说一说自娱自乐!”

        客人里面,有几个较为年轻的学生,一听玉堂说这些话儿,立刻把面孔板起来,骂一声道:“殿使嘴里面指责儒家,结果你自己出的主意,居然连猪狗都不如呢!这些伤风败俗的言论,殿使如何说得出口?!”因为不屑同玉堂为伍,好几个立刻就走了。

        还有人认为玉堂这厮欠教育,一本正经教他道:“殿使所说的,根本是猜想臆测之论,你根本没看过横渠先生所着之书,怎知道他没有躬身践行?

        当年先生做云岩令时,就以‘敦本善俗’处理政务,推行德政,适时问询民间疾苦,乡民野老无一个不敬的。就算要反驳,也得先找来书看一看吧!”

        还有人道:“人生在世,至乐不过读书,至要无非教子。为子孙万世谋福的事,只要是心智正常的人,哪个不愿意出力呢?”

        玉堂这厮,但听见什么“祖宗”、“子孙”之类的字眼,立刻就厌恶。倘若他想干什么事儿,才不会打着“为了别人”这个旗号,弄出个委委屈屈的模样,只会说是遵从本心,他自己想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