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张亢下牢-第2/3页





        百姓们只知道捉了个“贪官”,还是因“滥用公使钱”被下狱的,恨不得把他抽筋剥皮,若哪个相公要放了他,那就是收了张亢的贿赂,被张亢一伙人收买了。

        张亢入狱了这件事,很快到处都传遍了。王琪、刘炳鹤、郑裕彤、王庭苏这几个好友,还有张亢的兄长张奎等人,都在为张亢奔走忙碌,上告喊冤。

        眼见事情迟没有头绪,王庭苏害怕张亢着急,亲自去牢里面看他时,张亢那厮的气色,居然还不错。一个人占据着整间牢房,把匣床胡乱当成个坐具。把脚镣、手扭当成玩意,没事儿就要拉一拉,弄出个响来好听了解闷。

        庭苏忍不住开口道:“凭你张公寿的能耐,不是在河东干得不错么?你自己也说了马上要高升,怎么就升到牢里面来了?”张亢便骂:“尸位素餐的能安枕无忧,立了功劳的反问罪下牢,这件事我也没想到!怎么你一个探牢的人,美酒佳肴一样没带,就带了一张笑人的嘴么?”

        因这个话儿,王庭苏立刻把食盒提过来,揭了盖子,一样一样得摆出来。庭苏一面把肴馔摆好,一面口里面告诉道:“有,有,有,你爱吃的那几样,全在这呢!这几年你在府、麟待着,中原的肴馔吃不到,趁热快尝尝!”

        替张亢安箸倒酒之后,看着张亢吃满意了,庭苏便开口安慰道:“公寿放心,你的事情,已经有一些进展了:王琪已经找到了晏殊,晏学士亲口答应说,可以在官家面前帮你说话。令兄仲野也请了拨人,正四处奔走,打算多联合起一些人来,在朝会上替你说话呢!”

        虽然不少人答应了帮忙,但是到底管用不管用,如今仍旧只是个未知,愁的王庭苏都几夜没睡,脸上看着明显老了。反观张亢这个厮,对自己的事情不太担心,这时候了,还有闲心在那里说笑。

        大牢里面,张亢还在追忆往昔:那一年夏天,张亢去到东京城,欲图拜访范仲淹,谁知道赶上了新政失败,然后跟庭苏在客店里说了一宿的话。

        那个时候张亢还年轻,年纪不到三十岁,腿脚灵活走得了远路,体态也不如现在丰硕。那个时候张亢觉得,人是可以特立出群的,不必学别人随波逐流,认定了内因总大过外因。儒学之类正统的东西,他是不屑于遵从的。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见得过了,张亢在许多的事上,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说起来儒学,张亢突然想起来什么,立刻与庭苏辩驳了几句。庭苏此时也人到中年,肚皮都已经凸起来,发福了不少。来牢里面看他,王庭苏嘴上说什么“一切放心”,脸上看着却一脸忧色,似乎已认定了时局不利,神情便有些沮丧,在牢里似乎也不是个地方,没这个兴致,不愿意辩。

        张亢反而看开了,还讲了个故事给王庭苏听,这也是不久前张亢听别人说的故事:有一个在村里住的傻子,无故被村人绑缚在树上。村里面男人不断用树枝打他,妇人、孩子也跟着学,往他身上吐口水,用石头、土块往身上扔,打得傻子那一个惨!这个时候,有人看不下去了,上前来砍断了傻子的绑缚,还端来一碗饭给傻子吃。

        按照话本、小说的套路,这个故事应该圆满,对于解救了自己的人,傻子应该能感恩,对恩人死心塌地的。谁知结果却出乎意料:傻子一从树上下来,立刻动手,把救他的这个人给打了。问起来缘故,因为这蠢厮没有了绑缚,他的手脚能打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