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暗访陈州-第2/3页





        赵询亦道:“才刚过卖过来说,全城的米都在陈二官人一家买,细算下来,这数不少!也不知他从哪里运来。”

        说话的空档,过卖已将饭搬了来。众人看时,果是糙米。赵晨、赵询都吃不下,都放了筷子在小声嘀咕。过卖便劝告他们道:“客官休怨,有饱肚的已经是好的了,眼见这偌大的陈州城,多少人连这糙米都无钱买!”

        这时节门首来了班乞讨的,看他们的模样,说不得鸠形鸽面,鹑衣百结。赵晨、赵询嫌弃的饭食,他们老远儿在眼巴巴看着,口里面还念叨着“行行好”、“可怜可怜”之类的话儿。小二哥好心,出来倒了几碗汤,与众人吃。年纪小的见了有饭,眼巴巴看,早已馋得口水流。

        三个哪里吃得下,早停了箸了。不等包待制示意呢,赵询已经跳起来,把几碗饭全都搬出来要分,口里面问店家借几个碗。众人怕脏了人家的碗,急忙拿出自己的碗来,排着队等接。挨个给他们拨了些,只一会儿就分尽了。另一头赵晨帮着过卖在分汤,包待制从身边取出些钱来,叫小二哥再去熬些粥来,好散与众人。

        人群里一叠声得道:“好人呐,俺们是遇上好心的财主了,愿佛祖保佑你一世平安!”、“谢谢好人”、“老员外做这些功德事,以后一定能长命百命!”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接过碗里的饭之后,没急着吃,先撩起衣襟来擦眼泪。待制遂就告诉道:“老哥只管放心吃,后面还有呢!”

        一个丫头捧着粥碗,却又不吃。问她则道:“要留着家去给爹爹吃。”待制遂道:“好孩子。你先吃了,爷爷另有给爹爹的。”因这个话儿,有人便偷偷告诉待制道:“丫头的爹爹在路上没了,要吃也只好烧香祭拜。”

        当下说了一阵话,包拯遂问众人道:“你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乡里面如今怎样了?”有人便道:“俺们都是殷水县农户,赶上灾年,又来盗贼,先前县里治渠时,各村都要出钱、出粮。俺们欠下这债务,赶上了灾年,衙门里每每又来人讨债,直逼得人没有活路了。

        开头官府不许走,说要来赈济,俺们等了许多时,终于等到赈济下来,哪里知他将些破绵烂絮来分派,又不当吃,顶甚么用!平白又饿死许多人。若知道是这样,俺们早就出来了。”

        众人几碗粥下肚,脸上泛了些活气,七嘴八舌都来说话,口内诉苦。说来也恁晦气:本来去年旱了一年,到秋又闹一场蝗虫,今年一看麦苗好,心里都有些暗喜。谁想刮了一春的风,雨云都被它吹走了,整春没下了一滴雨。一直旱到了五月中,井里、河里都枯干了,树叶看着也落光了。雨也求了,魃也除了,就是不下,各村为了争水厮打,都有几起打死人的。

        这麦耽误了拔节、抽穗,夏粮自然没收成,这么个旱法,眼看着蝗灾又起来了。这一批蝗虫从西面飞过来,擦着南顿、西华的边儿,把殷水县的禾苗给吃了大半,许多户直接就颗粒无收。

        一直旱到了六月底,老天这雨终于下来,都寻思这回秋粮能救命,谁成想瓢泼大雨一旦落下便停不住,水没处淌,庄稼都泡烂在泥里。赶上天灾,颗粒不收,盗贼们又跟着出来捣乱。强人们尚且可以躲着走,争耐米都卖得贵,却避不开,倒比山上的强人更可恨些。

        那边赵询问他便道:“不是说朝廷有几起放赈的么?你们不满,怎地不告?”众人都道:“哥哥休提这个话儿,俺们怎么不愿告?眼见他们和本地衙门的那些人,称兄道弟的,在一处吃酒,倒能来替俺们说话!只怕这状告不成,俺们倒先没了性命!”当下众人议论一通,包拯都听在耳内,面色沉重,久无言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