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包待制陈州放赈-第2/3页





        当下众人看了一路,走着走着已到了馆驿。门前早已披绸挂彩,台阶上排立着众多武士,只等着包待制入住了。众人在馆驿门前停了车马,里面早有人出来迎接,将包拯一行迎入馆驿。进门之前,包拯回头告诉道:“我随行的人马已经足够,门前用不着那么多武士,都撤了吧。”既然包待制这么说,陈州这边不敢不依,立刻将馆驿原有的武士尽皆撤去。

        当日知州摆了筵席,特意为众人洗尘接风。眼瞅无人,长史钟翰私下询问知州道:“待制有言,叫诸事省俭。不知道这筵席该如何安排?”余深便就回复道:“你去置办一俭一奢两样筵席,到时候再定。”钟翰立刻答应了,接着便退了。

        待制一行进去后不久,这边厢知府余深与别驾孙炳两个在只在馆驿门首侍奉着,只怕有甚么不到处。两个等了许多时,有差人前来报筵席齐备。两个听了,慌忙叫请众人赴宴,那边厢门首的禁卫听着进去了。

        须臾禁卫出来了,道二人道:“待制年长,长途跋涉身体不适,有心要歇,今天的宴席就不去了,请诸位自便。”两个急待延医看视,那人遂道:“待制只是水土不服,两位相公无需劳烦,等到明日再见吧。诸位闲时,还请将文书卷宗取来借看。”两个人都道:“早已备好了在这里,只等考评。”说着将卷宗都献上来,那人又领着进去了。

        等陈州上下都走了之后,这边厢包拯扮作一个主人,赵晨、赵询都扮作经纪,打扮成三个百姓的模样,私走在外面,三个人一路走一路查看。

        细去看时,路有饥民,人有菜色。烈日炙得静静的,街巷里平素追逐嬉闹的一个顽童,如今亦已安静了,此时手里面捧着个大碗,坐在路边,睁大了眼睛看着行人。他的祖父站在一旁,将自己碗底剩下的几粒米,倒进孙子的碗里面,乐得小孩子叫起来。

        有不少进城来乞讨的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块儿,缩在别人的屋檐下面,一动不动,呆呆地看人。便有公人来撵着骂道:“俺们说过多少遍,待制相公来了陈州,不准乞丐混进城来,这般丑样惊了相公,你们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众人听见了都告饶道:“上下宽恕则个!俺们不容易逃出村来,不容进城,却去哪里?荒山野外没处讨吃,不是断了俺活路么!”公人不听这些话,只是要撵人。

        忽一阵响动,见前面路口的那些人,纷纷散开,从里面推出了几辆车来,车上装载了几具尸首,要推出城外去焚化。后面的家小挂着孝,跟在那车后面哭。

        前去正是一座寺庙,本地唤“回龙寺”,前面聚了许多人,正当晌午,寺中敲云板过斋,一片僧侣正在施粥。这些日寺中颂经之声不绝,多是在荐拔亡魂的。

        在外面走了许多时候,赵询便道:“连日赶路,待制身体要紧,又有许多文书要看,不如早回去歇一歇。”包拯言道:“纸上的文字不可以尽信,朝廷既着我等放赈,莫只听说,更要去各处探看明白。民间疾苦,馆驿里如何能看得真切?”

        赵晨亦说兄弟道:“待制不比你年长得多?他尚未嫌累,你倒先偷懒怕累起来。”赵询自己倒不怕累,只恐待制吃不消。虽这么想,却也不敢顶撞哥哥。挨了通数落,只好自己闭上嘴,跟着包待制又继续走。

        在经过一处茶坊的时候,那门首坐了几个人,都是周边店铺的主人,正在说话。一个言道:“这个日子还有法儿过么!本来就饥荒,来的人少。每回上头来了人,他们只管为了好看,挨门挨户催叫我们一天打扫三五遍,重新布置装饰牌匾,花费他们又不包,全都落在俺们的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