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范仲淹上书言十项-第2/3页





        一时间经纶之才出山,饱学之士进言,众人好似枯木逢春,久旱降霖一般,开言畅谈,直述胸中热血,尽展平生抱负,纷纷而谏。

        这个时候,范仲淹已经被召回东京,官家亲自面见了仲淹,问他话道:“古之变法,成者无几。偶或有成,亦三五代后方见成效,本人当年,都不得善终。希文已有准备么?”仲淹闻听下拜道:“只要此番变法能成功,微臣愿意肝脑涂地,万死不悔。”

        腊月十三,官家赵祯在朝中众臣的劝谏下,已决意变法,命范仲淹、富弼主管此事。赵官家为了变法之事,特意打开了天章阁,召众人赐座,将纸墨笔砚陈列于前,各尽其言。

        写毕之后,赵官家将众人所奏归集拢来,一一览阅。里面模棱两可的东西,赵官家不时与群臣商议讨论。这还不完,那些有关新法的劄子,仍不断传来。短短一个月之内,进言的人数,岂止八百、一千人;建议的事项,加起来岂止二、三万条!

        仲淹带着一批人,将这些东西查漏补缺,增修补遗,果然归拢出来十项。

        头一件,便是明黜陟。升降官吏不以资历,按所治功绩黜陟升降。

        第二件:抑侥幸。祖上有有功之臣的,荫庇的子弟皆有定数,不能太多。减免众人尸位素餐、结党营私。

        第三件:精贡举。将先前进士科里重诗赋改为重策论,将明经科重治典改为重明义,选擢真才。

        第四件:择长官。定期检验地方政绩,奖励能员,罢免不才。

        第五件:均公田。按品秩发放官吏公田,督责众人廉节为政。再若有贪贿违法时,严惩不贷。

        第六件:厚农桑。兴水利,兴农利,劝课农桑。

        第七件:修武备。近京畿处召募兵丁,佐以禁厢。一则充作守卫之用,二则不费四时农耕。效验好时,推及地方,可减军费的供养。

        第八件:推恩信。朝廷有了惠民新政,向下施行,地方不得与民争利,拖延阻扰。

        第九件:重命令。新法切要示信于民,不可轻易再更改。

        第十件:减徭役。如今百姓户口减少,徭役却重,当酌减之。

        范仲淹上此十事与赵祯,官家准之,即发十项诏令,擢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命举国上下颁行新政。

        变法的十项已经定妥,非但朝堂上人人皆知,就算久未谋面的人,只要坐下来一说话,一开口便是议论这件事。除了那些官吏外,连市井百姓也听说了,都知道范仲淹主持了变法。

        在街头巷尾的茶坊、酒肆里面,常有人拿着抄来的十项,一项一项点评道:“范相公‘明黜陟’这一项好!那班旱涝保收的东西,不管做得好不好,到了日头,该发的银子一文不少。正事一点不办不说,他熬够了年限就能升,找谁说去!”

        还有人道:“让我说还是‘择长官’好。真的他们干孬了,御史到下面查问的时候,咱们立刻就可以上报。凭这一件,他们也不敢太过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