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范仲淹新任安抚使-第2/3页





        因有人上告,有曹司克扣军粮,以及有夺人军功之事,范仲淹查问明白后,将曹司和夺人军功的指挥斩杀。来延州后,范仲淹好几回从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带人在延州的周边巡视。田间牧羊的老汉、乡间赶路的货郎,都能被范仲淹遇到了问话。边上的情形,众人也乐意讲出来,眼下还有些什么困难,也争着一件件向仲淹讲述。

        边将众人,范仲淹已一一召见了,都与他们坐下来详谈,把宋、夏两方具体的情形,都问清楚了。有时候仲淹向诸位发问,在听他们讲话的时候,一听见那些重要的数字,立刻他就给记下来,转身去地图上标好了。

        有时候听见些新奇的见解,仲淹也不中途去阻止,反而引导着让众人多说。他自己说,对于伐夏献计这件事上,没有安抚不安抚,军士不军士的,人人都可以评价、进言。说的好的,都可以赏赐。没过了多久,狄青、杨文广等一拨善战的有功的人,就被范仲淹提拔了。还有一些进言的文臣,也先后被范仲淹召见了。

        这一日种世衡从环州过来,特意来见范仲淹。说不几句,仲淹便问道:“种仲平在边上已经多年,边事你熟,你讲讲咱们如今最要紧的事。”

        世衡便道:“依下官看,最要紧的,无非还是兵源、粮草这两件事。蕃人马多,要想长期与彼等对抗,宋军人数少了不行。一旦这人数上去了,有个问题就出来了:为了能豢养数十万大军,必须要粮草充足才行。

        单西北能筹到的粮草有限,必须从中原往这里转运。因路途遥远,一石米从中原运至边塞,光中途役夫的消耗,就有十石。长此下去,国库空虚是难免的。百姓又因为不堪赋税,纷纷反抗,盗贼四起。”

        仲淹便道:“这些日子,我也在想屯政这事儿。自古中国要对抗蕃人,需要有长城做防御。不然的话,大多数时候都劳而无功。汉朝马援之所以成事,问其原因,就是马援能屯田凉州!”

        说着范仲淹拿过张纸来,问世衡道:“倘若聚集几十万人马,由你指挥,打破元昊的夏军,这事儿难么?”世衡据实回答道:“一役、两役可侥幸取胜,长守则难。”

        仲淹立刻敲桌子道:“就是这话!就算能一时打胜了,防不住蕃骑五次三番的入侵。以中国的国力,没办法在边上长久囤积大军,早晚要撤走。这时候蕃人又重新回来,又该当如何?敌人以少数人马调动我方十万、数十万人,白白消耗了国力不说,久之必疲。

        依我的看法,分两条路走:一则命军民在延州屯田,既可以豢养军民不说,还可以免去粮草转运的消耗。二则在要路上修建堡寨,将堡寨连接成完整的防

        (本章未完,请翻页)

        线,组成一条新的长城,让蕃骑没法儿前来进犯,第一步咱们就站稳了!只要挡住了蕃骑的进犯,就足以把流民聚集起来,让他们可以垦殖安居!”

        世衡忍不住感慨道:“下官在边上许多年,见的人不少。往往从上面下来的人,都志在打上一两场胜仗,回去好升职,没几个有长远打算的人。如今得范安抚过来了,实在是边民之幸,边军之幸!”

        仲淹遂就说话道:“范某本就是被贬的人,因官家信任调我到边上,怎敢偷懒懈怠呢!我来延州已有些时日,也亲眼看见了边上军民的艰难。仲平还有其他的边军,为了国家都多年驻守,着实不易,本来我应该谢你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