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遇不平客人出头-第2/3页





        那一头众捣子见贾亮死了,立刻飞跑去官府上报。无一时差官来到,验了尸首,将店家、郑荣一行人马,带回去问话。既出了人命,又吃众泼皮赖定,少不得郑荣使用银钱买上告下。

        谁想叫贾亮的老娘披头散发,在公堂上面打滚撒泼,必说是人命关天,这事因他郑荣而起,又要央人养老,必要叫郑荣并店主人每家各赔三千两银子,若不与时,便要拼命。郑荣哪里得出脱?当下知县出面,与众人说合。

        知县先使人劝告郑荣道:“相公自知官人晦气,没奈何遇上这么个泼皮。毕竟人命关天,官司因你而起,不如与她三百两,免得争竞。与她纠缠,倒失体面。”

        这人得了银子后,复又劝贾亮老娘道:“你这婆子死了儿,无人赡养,倒也可怜。相公如今抚恤纹银三十两,速拿了家去,再吵嚷时,便枷起来打。”因见公人真个动手,再闹要打,那婆子也就收了钱,不敢大闹。

        却说李蛟拿了书信,问郑荣讨了器械,跨口腰刀,提口朴刀,匆忙赶路,急急如惊弓之鸟,慌慌如丧家之犬,哪里管路近路远?一地里只管奔逃。这日住宿,问店主人道:“俺如今要去蒙山,不知还有多少路程?”那店主便道:“客人不知,尚远着哩。客人过了东京,还需望北走一千余里。”

        李蛟肚内思道:“那郑二官人只叫我去投靠蒙山,却不知这蒙山却远在太原。”原来这店主老儿本是西北人氏,战乱逃难在此。只知道太原有个蒙山,却不知山东亦有蒙山。李蛟粗人,哪想这些?只顾望西便走。

        李蛟正行间,已到齐州。这日天晚,投一个村店安歇。这店里只有两眼空房,又不卖饭。李蛟自己要了一眼,去村头集市上买了些枣糕、炊饼、牛肉、辣菜,用荷叶包了,再买瓶白酒,回来收拾过口。

        正吃着间,须臾又来了一拨客人,有四五个人,也来要房。这厮们有两个好奇的,因见李蛟房里有灯,特意伸长了脖子,从窗户外往里看了一眼。不多久店主人拿了钥匙,把另一间的房门也开开了,安排他们去隔壁住下。

        李蛟吃了晚饭,见店小二烧得汤滚,讨了面桶,舀些水来,洗了脚手。须臾洗毕,出门来倾了残汤。再回来时,听见间壁有人阵阵抽噎。李蛟心内思道:“隔壁那一拨行路客人,才刚都已经出去了,门都闩了,里面怎地倒有人哭?”

        李蛟奇怪,望窗眼便道:“你兀是谁?为了甚事?怎的便哭!”那人听见有人说话,惊了一讶,口内泣道:“回禀官人,奴家姓李,小字秀兰。本是西北富户,只因战乱,爹娘引奴离家逃难。不想中途遇了歹人,被他们一伙骗了钱财,把奴父母尽皆杀了,将奴玷污,如今被他拐到此处。”

        李蛟怒道:“大胆贼驴!竟敢这般下作!”遂去将屈戌拔了,入内看时,果然灯下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男子装束,背剪绑缚坐在房中,面上犹挂泪痕。正是:

        雨打杏花带水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粉面含苞莺声轻。

        秋瞳含泪灯下怨,

        虚檐转月照离人。

        李蛟将腰刀割断绳索,口内便道:“那歹人唤作甚么?去了哪里?”那女娘泣道:“他自称做‘渭州四虎’,必是村头赌钱吃酒去了。不知大哥甚么名讳?”李蛟就怀内掏出十两纹银,口内便道:“我便是沧州李蛟。你如今拿了银两速去逃命,莫要回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