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最后之战-第2/4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沙的情况愈来愈遭。这个时候,瓜、沙众军的守土的士气,反愈来愈炽,到处有归义军战到最后的一个人,最后全军覆没的传说。虽然是众军不畏艰险拼死守土,到底因为寡不敌众,粮草辎重亦转运困难,情势恶劣,只能是一步一步后退了。

        因为夏军打来的缘故,瓜州城中反夏的民意,也愈来愈炽,瓜州城里的党项人,许多被众人当成了奸细,接连被捆绑捕捉起来。之前与夏人来往得近的,因为城内仇视的缘故,着急避祸,赶紧静悄悄蛰伏起来,要么就自动捐出来产业,或者帮归义军筹集资粮。

        眼看着归义军这边人马,已愈来愈少,太过分散,夏军增援的反愈来愈多。处在这种状况之下,归义军压力愈来愈大,终于朱淮妥协了说,叫叫守军放弃开阔、平坦的地势,把人马全力去守护险要。

        朱淮的意思宋庆融明白:因为前期部署的原因,如今反对朱淮的声音,已愈来愈大,朱淮迫于各方的压力,也只好同意据险而守了。转变策略之后的朱淮,为了鼓舞归义军士气,朱淮在众军面前发话了一番。

        朱淮这一番发言,听得众军激昂踊跃,在军师宋庆融耳中听时,情况却是不同:到这个时候转变策略,倘若战事仍不如预期,就可以把战事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宋庆融身上,证明他的意见不行。若是成功,那就是朱淮指挥得力,功劳则记在自己的账上。

        看明白了这一点,军师宋庆融不肯继续留在瓜州。本来打仗的时候,在后面出谋画策的人就不少,前面的人马一向都急缺。宋军师借口夏军推进得太快,立刻向曹贤顺请示说,要求亲自去前面带兵。

        瓜州这边,因朱淮和宋庆融两方争执,意见不合还没法调和,曹贤顺夹在他两个中间,十分难做。既然宋庆融自请出外带兵,曹贤顺这边也只好准了。为了军师的安全,曹贤顺将自己身边的近卫拨来,专一保护宋庆融。

        眼看着夏军已愈来愈近,马上就要打到瓜州。连宋庆融那厮都到了前方,朱淮这边,也不肯在瓜州继续久留,立刻他也请示出战。

        为了阻止夏军的进攻,朱淮、朱朝安这两个,都去了东面最前沿,分别把住阴山、狼山这两处,左右对守。阴山、狼山中间的道路,是夏军攻打瓜州的必经之地,两个人在山上设好了伏兵,只要成甫克成从这里过时,两边山上箭矢齐射,保准让夏军死伤惨重。

        为防成甫克成引一队人马从山脚下上来,偷袭后方,两个人将阴山、狼山山脚下朝肃州一侧的山石斜坡一概铲平,弄成个直角,高度让成甫克成架上云梯也爬不上来,这就够了。

        不消说瓜州军已经在山上埋伏好了,眼看着成甫克成前军已到,两边山上见时机已到,立刻放箭。夏军前军受此伏击,当路又无任何避处,登时损失不小。夏军又向前强行了两回,两回皆被瓜州军人马射退。

        成甫克成眼看这里强攻不行,损失太重,遂令夏军准备突破两处山隘,给瓜州伏军予以侧击。怎奈朱淮和朱朝安两个人,早已将山脚铲平了,一架云梯爬不上去。

        成甫克成见了这样,立刻命人调拨泼喜军前来,一面将两架云梯摞成一架,命夏军从侧面攻上两处的山脊,一面命泼喜军用旋风炮攻打对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