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欧阳修传书高司谏-第2/3页





        明天因石介的书法太过诡异,害怕石介带坏了学生,欧阳修立刻写信提醒道:“今不急止,则惧他日有责后生之好怪者,推其事,罪以奉归,此修以为忧而敢告也,惟幸察之。”别人若肯改倒还罢了,一旦同他看法不一,那就坏了。欧阳修认为别人错解了他的意思,能陆续写上五六封信解释,目的只有那一个:劝人家改!

        说不得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纷纷上书,请求赵官家收回成命。众人的进言,赵官家根本不当回事儿,这些劄子呈上去,根本听不见一点的响声。

        欧阳修本身又不是谏官,倒也罢了。身为左司谏的高若讷,对此事也是一声不吭,欧阳修遂就坐不住了。因为知道高若讷为人,强令他去必然不肯,欧阳修想了个激将的法子,与高若讷写了一封信,让他将此信转交于赵祯。

        本来欧阳修这封信,高若讷以为是求人的,说的无非是一些废话,因此并不打算上呈。怎奈欧阳修一向高傲,这次不容易求人了,若讷也好奇这封书信的内容,忍不住便要拆开看看,欧阳修这次是怎么服软。

        只见那信上面道:“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

        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

        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

        欧阳修的这封信,前面废话了那么多,一会儿说他怎么知道的高诺讷,一会儿又说,尹洙对高若讷评价如何,迟迟进入不到正题,看不见欧阳修服软的意思,甚至没一点道歉的影子,看得高若讷都心急了,继续又看下面的,见上面道:“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

        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到此时若讷才明白过来:欧阳修此信不是来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软,这厮根本不想要道歉!拿着此信宣示于众,让欧阳修成为笑柄的想法,恐怕是要落空了!

        怎奈若讷不死心,仍旧继续往下面看时,信上说道:“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

        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