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夏竦入宫荐庞籍-第2/3页





        这次吕夷简又办了件巧事,愈发得太后信任了。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夏竦便知道了,心里面道:李氏那事儿,吕夷简早就想好了对策。为防我坏了他的事儿,故意先过来这么说。摊上这么一个同僚,十分让夏竦这边不快:再这么下去,过上几年,朝中下上,岂不都成了他的拥趸!

        这个时候,正赶上东京城出了件事情:开封府司法参军、大理寺丞庞籍那厮,为了桩拐卖妇女的案子,把吕夷简家一个亲随的亲眷,当堂就给打了定罪,夏竦心里面称赞不已。这个时候,御史那边正有个空缺,夏竦于是决定了说,要提拔庞籍做御史。有了这个想法后,夏竦遂去与太后商议。

        当日夏竦见了太后,与太后议事的时候,间或提起来一些事情,话里面有意无意的,似乎在怪吕夷简。夏竦和吕夷简不合这事儿,刘太后早已经觉察了。然而对于太后来说,也还不坏。倘若东府、西府都和睦相处,两边都一派祥和的话,那么对于朝廷来说,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儿。

        说话的工夫儿,太后便请夏竦喝茶。这边太后抿一口茶,然后口里面评价说,今年的新茶有些太苦。那边夏竦便回复道:“茶场司那边,刚来了一批蜀地的新茶,是要卖往辽国的。我尝了尝滋味不错,明天让王度支送一批入宫,请太后和官家尝一尝。”

        因这个话儿,太后问起茶务的事情,夏竦直接回复道:“东南十路六十多州,二百六十余州县,全都产茶。单蜀地一处产茶的数量,每年就有四千万斤,其中一半是卖往蕃地。蕃人饮酥酪、吃肉食,每日蜀茶是必饮的。”

        说起来钱粮这件事,当初澶渊之盟后,宋朝这边的资粮,曾一度紧张,是丁谓出面任三司使,在盐、茶事上颇多改良,才扭转了资粮紧张的局面。后来丁谓又大开商路、重整赋税,

        让宋朝赚了不少的钱,来充实府库。

        后来丁谓离朝后,三司使林特那厮也倒了。赚钱事上别人还不行,关键的时候,是夏竦担任了三司使,一并举荐了几个人上来,担任各部的度支,总算把局势给扭转过来。

        早年的时候,夏竦担任过都磨勘司,在财赋上面颇有心得。宋朝每年与辽国的岁币,因为夏竦这个厮,宋朝的商贾,总能将把钱再挣回来,而且回来的这个数儿,还是岁币的许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倍。如今辽人在商事上,十之五、六都依赖宋朝,他们一穷,自然没能力与宋朝打仗,这就够了。

        因为与商贾们处得久了,积极帮他们牵线搭桥,那些商贾为了迎逢,连夏竦也过得奢靡起来。为这事儿上,夏竦没少遭到台谏的弹劾。对于刘太后来说,只要有能耐为宋朝办事,帮助朝廷赚回来钱,单奢靡一点不是问题。因此对于台谏的那些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全信。

        因天气不错,太后提议去花园散步,便邀夏竦一块儿去。在路上时,夏竦随即把庞籍如何不畏强权,将宰相亲眷责打定罪的话儿,还有更早的时候,天子的宠妃曾私下派内侍去开封府宣旨,因不合规制,也被庞籍给痛打了一番,最后口里面提议说,要升庞籍做御史。

        听闻这个,太后语气严肃了道:“除了不畏强权之外,做御史还需要头脑清楚、能识大局。子乔对此人熟悉么?这个庞籍心智如何?”夏竦遂道:“太后放心,当初臣在黄州做知州时,庞籍那时候是司理参军,为人下官可以保证,除了刚直、忠诚以外,还是个足智多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