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夔国公刘弘基-第2/2页





        连酒坛子上面的泥土都没洗掉,拎着酒坛子让人备车,去了刘弘基的府上,准备和刘弘基对饮。

        这一幕,看得刘仁景一脸不可思议,在高士廉上车之后,对着自己的脸就是一巴掌,懊恼不已:槽,我就不该来!多余了!我特么不来,高士廉也会去找我爹吃酒。

        刘弘基也是满头白发,正坐在院子的凉亭里面,面前是一个铜锅子,火炭烧的十分旺盛。

        桌子上,摆着各种绿菜,各种肉制品和鱼虾,唯独没有酒。

        刘仁景打开门,搀扶着高士廉的胳膊,迈过大门槛,两个人来到了凉亭。

        “老高,快坐!”刘弘基起身,把主位让给了高士廉,高士廉摆摆手,坐在了侧位。

        “老刘啊,你这不是待客之道啊,有火锅没有酒!”

        “这不是等你呢吗?”刘弘基大笑,“别藏着掖着了,当年咱俩埋的酒,我都闻到味儿了。”

        “老东西……”高士廉白了刘弘基一眼,“鼻子怪好使的。”

        “仁景,你们都退下吧,我和高相自己动手就行!”

        刘仁景听闻,对着高士廉和刘弘基一躬身,然后一摆手,丫鬟仆人们也都退了下去。

        “老刘啊,有事儿先和我说下啊。”高士廉拍开了酒封,给刘弘基倒了一杯。

        “和你说就不真了,这不是挺好吗?”刘弘基顿了顿,“老夫就知道,你能看的出来。确实是我让刘赞过去的,砸了别人家的不能给城管衙门立威,只能砸你们家的!”

        “老刘,这些年你们刘家帮长青那孩子挡下了很多弹劾,你不欠他什么的。”高士廉叹了一口气。

        “欠,还是欠啊!”刘弘基端起酒碗,轻轻抿了一口,“老高,长青当年把名单递上去,却一直不和刘家来往,我看的出来,他是不想给我们这群老家伙添麻烦。可你不知道啊,许敬宗在撰写《太宗本纪》的时候,给咱们二十四个……活的死的,全都单独列传了。这个情怎么还?正巧我去东市转了一圈,见他们都没把城管衙门当回事儿,就让刘赞过去了。”

        “城管衙门到底是干什么的?”高士廉奇怪的看着刘弘基。

        刘弘基走向旁边的书案,拿起来一张纸,递到高士廉的手里,正是《大唐城市管理条例》。

        高士廉详细的看了一眼,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东西啊……老刘,你干得漂亮!”

        “要不咱俩吃完出去遛遛弯?”高士廉兴奋的看着刘弘基。

        “去,必须去!”刘弘基用手指沾了一点酒,“一人写一个字如何?”

        于是,高士廉沾了一点酒水写下了“政”字,刘弘基写下了一个“会”字。

        随即,二人相对一笑:二人要去祭拜已故刑部尚书,配飨高祖庙庭,为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为“襄”的刘政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