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耧车-第2/3页





        “春耕?”老郭一愣神,“曲辕犁还能改进?”

        “不是。而是耧车。”

        “耧车?”略微沉思了一下,老郭的眼睛一亮,“东汉崔寔记载的耧车?但不是失传了吗?”

        耧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是一种畜力条播机。

        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中原人使用的单管种子条播机耧车,后来传到了天竺。这种条播机只需要用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匹骡子来拉,并按可控制的速度将种子播成一条直线。

        西方国家一直到公元16世纪也没有条播机时,在条播机传过去之前,种子是用手点播的。

        汉朝赵过做耧,做的是单发的耧车,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

        据东汉崔寔《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三亩”。

        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现在的自动播种机,原理就是古代的耧车。古人的智慧其实是很厉害的,我有一年去旅游,在一个博物馆,看见过布袋子前面加一个木头装置的自动播种机是种高粱的,用木棍轻轻敲,就有高粱种子落下来,据说那东西还能撒肥。)

        “您能造出来?”

        “不仅能造出来,还能把开沟器做成调整角度的那种。”

        “此话当真?”

        郭怀仁大喜,老郭这个人在唐朝也是农圣级别的存在,一辈子干的事情就是如何提高农业产量,让所有人吃饱穿暖。

        “当然!”秦侯爷顿了顿,“伯伯,只因为世人不重视发明,才让很多先进的农耕发明失传了。”

        “混账,这群混账,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居然一点都不重视。”郭怀仁气的直拍桌子。

        “所以啊,清华书院准备成立农学,鼓励农耕发明,但是吧……”

        秦侯爷顿了顿,“您老也知道,御史言官们看我不爽,不管我干啥他们肯定横插一杠子。”

        “老夫借他们几个胆!”

        郭怀仁又是一拍桌子,“利国利民的事情,谁敢站出来反对,老夫活撕了他们!长青,你和军械研发司把耧车造出来,老夫带着去参加朝会!只要老夫往那一站,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伯伯,早就做好了!”

        秦侯爷对柱子一使眼色,柱子立马跑到后院,推出来一个三耧车,种子装三斗,但耧的下面确是五个开沟器。

        种子流淌口有发条,随着轮子转动拨打发条,实现种子的播种落地。

        找了一块空地,柱子力气大,也没用牛拉扯,一个人使劲一推,耧车就动了,种子挥洒的十分均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