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李渊很烦!-第2/3页





        恰逢,打突厥胜利了,李渊难得走出大安宫,小酒一喝,就把这句话给说出来了,准备扩建宗祠,追封祖宗。

        在场的文臣武将们都闭嘴不说话,李世民不开口,绝对不发表意见。

        李世民听到之后却出奇的平静,点头同意李渊的做法,这也是李世民一直想要做的。

        但新的问题来了,祖宗不牛逼,李唐就不是天命所归。所以,这个问题最终又丢给了文臣武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是一个死结,没解。

        可老程却不觉得,不知道是喝大了,还是真他妈的虎,“五姓七望那群杂碎,就是做地主起家的。后来才认祖归宗,为啥出现八家?就是往上面爬,别管是不是祖宗,一个姓的牛逼人物,全都写在了族谱上。”

        于是,就有人给李渊谏言了,大丈夫不拘小节,当皇帝的也必须心宽,祖宗名声不响亮,那就编造几个出来,反正大家都姓李,姓氏本就同源,一笔写不出来两个李字。

        只要自己觉得不尴尬,那就绝对不尴尬。

        更何况,当皇帝的都说那是老李家的祖宗,谁敢质疑,就让关门放老程。

        大唐的志士们办事效率也很高,为了给李渊找祖宗,也是一点节操一点道德都不要了。

        于是,翻遍了古籍,终于找到一个人,他叫李利贞。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

        为什么不选皋陶呢,就是因为当时的皋陶,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姓不姓李,这是一个有待考究的问题。

        第一个祖宗新鲜出锅,还冒着热乎气,第二个祖宗也别弄的半身不熟的,那就是太上老君李耳吧。然后,就是第三个、第四个……

        一个比一个顺溜,这祖宗认得那叫一个清新脱俗。

        老祖宗都出来了,那就准备追封的事情吧。在李渊厚颜无耻的要求下,李耳彻底躺枪了,道教顺理成章的成了大唐的国教……

        让李世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明明是一个庆功大会,咋就成了认祖宗的议案了?

        但是不管了,当爹的难得开心一点,难得为国家做点虾米贡献,就让他折腾去吧,反正挂着的是李渊的名头,和他没关系,就算后世想骂别人不要脸,也是骂李渊,不是骂他。

        ps:这个是真事儿,那群人都是李渊追封的,真就跟李世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类似于这样的事情,酒池肉林的李渊没少做,咱们慢慢说慢慢写!

        …………

        太极宫里面,纵情歌舞,老李来了兴致,还弄了一出大型歌舞剧:秦王破阵乐!

        可秦长青却没在研究吃喝,他在研究拉的问题。

        长年蹲着上茅房,问题已经解决了,一个坐便器是难不到穿越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