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李建在幕后给秦国出把力-第2/3页



廉颇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只管弄好计划,到时候廷议提出来,我们都支持你不就好了?”

李建闻言,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你堂堂的大将军,就是一个牵线木偶?”

廉颇摆了摆手:

“老夫只管打仗,别的东西老夫没兴趣。”

“你只要在廷议之上,把这个主将的位置给老夫拿过来就行。”

蔺相如瞪了廉颇一眼,道:

“一天天就知道打仗打仗,让你拿个作战计划也拿不出来!”

廉颇怒道:

“谁说拿不出来的,作战这种东西那是要随机应变的,现在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你让我怎么拿出这个作战计划。”

这就是为什么李建不愿意把参谋部交到廉颇手中的原因,理念上的差异确实是不小。

虞信沉吟半晌,道:

“我倒是觉得,秦国应该有很大的可能性进攻楚国。”

李建看着虞信,有些惊讶。

“虞卿为何这么说?”

虞信笑了笑,道:

“这些年来,秦国打了不少胜仗,但无论是对赵国还是魏国,其实都只能算是互有胜负。”

“真正被秦国一直压着打,而且这二十年来从来没有赢过秦国的国家,其实是楚国。”

“秦国去年在战争之中还是遭受了不少损失的,想要挽回损失的话,从楚国那边割几块肉下来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顿了顿,虞信又严肃的说道:

“我说这番话,最重要的凭据倒还不是这些分析,而是来自于咸阳城之中某个渠道的情报。”

听到这里,蔺相如廉颇李建的脸上纷纷露出了然的表情。

蔺相如道:

“虞卿的分析,确实是很有道理啊。”

李建笑道:

“那么在接下来的廷议之中,我们就以秦国进攻楚国来作为假设方向吧。”

在经历过出使楚国的大挫败之后,虞信这段时间在赵国政坛中极为低调。

即便接受了蔺相如的拉拢,但他其实也是有些若即若离的意味在里面,并不像其他三人那么紧密的同盟在一起。

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这一次虞信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三人的一致赞同。

李建回到自家府邸书房之中,沉吟良久,写了一封信,然后叫来毛遂。

“立刻把这封信用最快速度,送去咸阳城给吕不韦。”

冬天渐渐离去,春天的脚步加快到来。

咸阳城之中,一辆辆马车驶入王宫,碾压着道路上的冰雪。

又一次廷议即将召开。

秦王端坐上首,表情威严。

“诸卿,春天要到了,新一年的战争对象,尔等有什么建议?”

对于秦王而言,停止战争并不是一个可选项。

他老了。

时日无多。

等不起。

秦王想要做的,就是在这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消灭其他的诸侯国。

范睢站了起来,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秦虽然一胜一负,但也并非毫无收获。”

“曾经的韩国都城新郑,如今依然还掌控在我们的手中。”

“有了新郑作为前哨,无论是进攻赵魏楚的哪一个,都能提供极大的便利。”

关中,距离中原还是有一段距离。

新郑就不一样了,新郑本身就是中原的一部分!

从新郑出发进攻中原诸侯,无论是补给线还是距离,都比从关中要好太多。

秦国在去年的战争中,其实也是很有收获的。

秦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

“所以诸卿觉得,这一次大秦要进攻哪一个国家呢?”

范睢赶忙答道:

“启禀大王,老臣觉得,从远交近攻的角度来看,魏国是非常好的进攻对象。”

“魏国最弱,而且去年才刚刚被我们打败,若是派出精锐军队,完全可以一举灭亡魏国。”

远交近攻,这是范睢出任秦国相邦之后提出来的国策。

截止目前,这个国策还是非常成功的。

秦王听完范睢的意见,并未立刻表态,而是等待着其他人的开口。

下一个开口的人选,出乎大家意料。

居然是秦国太子嬴柱。

只见嬴柱道:

“父王,儿臣觉得进攻魏国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魏国毕竟是中原最为核心的地带,无论是赵国还是齐楚,恐怕都不会对魏国见死不救。”

“不如将目标放在楚国身上,从楚国那边夺得更多的土地,才是上策。”

范睢有些吃惊的看着嬴柱。

这段时间,范睢作为相邦,和嬴柱这个太子也是相安无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