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农无税-第2/2页





    毕竟律法最终都要依靠人来执行,只要是人,便难免会有倾向性,何况律法的最终解释权,并不在平民手中,而是在权贵手中。

    在这个时代,闻想要实现的目标其实很简单,那便是严格的执行律法,即便是勋贵判一年,平民判十年,但必须去严格的执行。

    只有如此,才会最终实现百姓希望之所在。

    “闻爵,这是您上次吩咐下官罗列的十条新法,您先看一看,若是有什么不妥之处,下官再更正。”对于闻所说的百姓希望之所在,窦仪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有了闻为自己做挡箭牌的承诺,这言词之间,却也变得恭敬了许多。

    “哦,窦官人很上心嘛!”闻带着笑意,接过窦仪递过来的一本奏章,揶揄道。

    “........”听到闻的揶揄,窦仪的神色顿时便为之一。关于此事,早在闻第一次去上值的时候,便已经吩咐了下来了,但其间因为闻捅出了不少的篓子。这在窦仪看来,闻被撤职查办,已经属于板上钉钉的事情,便没有上心去处理,但谁能想到闻居然会是一个政坛不倒翁,即使惹出了天大的麻烦,依然可以稳坐钓鱼台。

    这万般无奈之下,便只好收起那点想上位的心思,加之最近也受到了各方势力不小的压力,便希望闻能够为自己分担一下。现在借着此事前来,确实是有些小人之嫌。

    “请闻爵见谅,是下官对此事懈怠了,后日便是朝廷的封后大典,希望没有耽搁闻爵的安排。”窦仪请罪道。

    对于闻,窦仪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感,毕竟最初提议编修国律的是他,所以按照规矩,当然就会由他来全权负责,但天不遂人意,居然被闻从中横插了一脚,失去了这个名垂千古的机会。这心中便难免就有些不忿,不然作为闻的副官,在闻请病假之后,便就早应该前来问候了。

    “也不算耽搁,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就算临时草拟,以窦官人的才华,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闻边看奏章,边说道。

    “闻爵过誉了,下官惭愧。”窦仪神色尴尬的说道。

    “写的不错,窦官人果然文采斐然。”闻看完一遍,合起奏章,轻叹一声道:“希望能够打动陛下,让此律令通过才好。”

    “这十条律令,若是陛下允许了,那便会影响国律最终的走向,闻爵您将来受到的压力恐怕会不小。”窦仪叹气道。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总是要留下点东西的,不能因为一点压力,我们便人云亦云。”闻言有所指的说道。

    历史的详情,经过千百年后,我们很难会有详细的了解,但几乎照抄了却是不争的事实,不知当时的窦仪,到底是作何思考的,所以非常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闻爵所言甚是,若是陛下通过,下官准备在的基础上,将各门律法进行详细阐述,以便减少争议。”窦仪说道:“当年长孙无忌,李绩等人在的基础上,从言理切害引申到情理切害,著成的也算是开一代先河。而正因为有了疏议对律法的详细解释,才会让律法变得简单易懂,也更利于在百姓之中流传。”

    “窦官人你的这个想法不错,现在我们有了活字印刷术,也就不必在惜言如金,一定要逐字逐句将律法解释的清楚无误,只有百姓们都清楚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彻底杜绝不教而诛,也更加利于安定民心。

    不然官字两张口,咋说咋有理,我们总是被老百姓骂娘,那可就不好了。”闻笑道。

    “有闻爵出任我朝新律编撰,实乃万民之福,陛下慧眼如炬,下官佩服。”窦仪恭维道。

    “哎,窦官人,就算你现在拍本爵与陛下的马屁,恐怕也已经为时已晚,副编撰一职,你怕是没什么希望了。”闻轻叹一声道。

    不要指望赵老二会变成瞎子与聋子,窦仪顶不住来外来的压力,现在前来求取闻的帮助,肯定已经在赵老二的心中被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叉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