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御赐月饼变花样(2)



    幸而,就在众大臣们快要被“逼疯”,生出“告老还乡”的念头时,就在皇帝越发地觉得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实在太碍眼,想要将他们如同割韭菜般,全部割一茬的念头时,长公主和傅四爷夫妻回来了!

    简直是一件必需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要知道,除却太上皇,能制止皇帝偶尔“脑抽”行为,也就长公主一人,再无第二人之选!

    尤其,在众多“老狐狸”们敏锐地发现,每每傅四爷携带至少十辆马车的礼物入宫之后,只恨不能在自己脸上一边刻下“小气”,一边刻上“吝啬”这几个字的皇帝就会“大方”一回后,那心情,简直是“嗨”到了天上去!

    哪怕,其实,这所谓的“大方”,也是相对而言的,但,那又如何呢?

    总之,相比往日里皇帝用来赏赐朝臣宫妃,看似“贵重”,实则却只是占了一个“御赐”身份,根本就不值当什么的华丽宫缎,头面首饰和古董摆件,如今,皇帝赏赐众人的菊花、烟花、玻璃、镜子、元宵和葡萄酒等东西,才是真正受到众人追捧好评的!

    这其中,以那些传承了千百年,家族底蕴深厚到让人连羡慕嫉妒恨等情绪都无法滋生出,只能深深地仰望膜拜的世家,更是如此!

    套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其实,皇帝这样的天下之主,那所谓让人艳羡的“衣食用度”,连普通的世家那些精心娇养长大的嫡出子嗣都不一定能比得上,就更不说那些隐世家族的人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这世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次都给皇帝进贡最好的东西,万一,将皇帝的嘴给养叼了后,除了这些世间罕见的极品,就再也瞧不上其它略逊色一些的东西,那可该咋办?

    而,事实上,这样的事情,皇帝又怎不会心知肚明呢?只是,这世间,不是还有这样一句话嘛?——难得糊涂。

    皇帝虽身居高位,在百姓心中被神话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之威,不可冒犯,一旦有侮皇室的言行举止,轻则被治罪,重则被诛九族”的程度,然而,事实上,真坐到了皇位上后,很多时候就会身不由己了。

    所谓“平衡之道”,莫过于此。

    ……

    好吧,扯远了,总之,如今这位被前朝后宫盖戳认定了“吝啬”本性的皇帝,逢年过节,就会由往日里的珠宝首饰,宫缎古董等物,变成了赏赐相应的节日之礼。

    比如说,十二月的菊花,一月的烟花,二月的元宵,三月的香皂,四月的玻璃,五月的镜子,六月的葡萄酒,七月的自行车,八月的凉席,九月的月饼!

    不论后宫妃嫔升了位份,抑或是怀孕产子,再或者是宗室重臣过寿,抑或是边关武将大捷归来等等,皇帝都大手一挥,就按照月份赏赐相应的礼物。

    这情况,搁以前,那是性情再荒诞不羁,“脑洞”大开到让人叹为观止的人,比如说,傅四爷这样的“名士”都想象不到的,就更不用说,平日里特别重视规矩礼仪之道的老古板们了,那更是屡屡觉得自己的“三观”遭受到了前所未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一般情况,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当然是联手“对”上皇帝啦!

    劝谏这回事,哪怕“死谏”,对重视清名和声望,骨子里就将“家族荣辱”看得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的大臣们来说,还真算不了什么。

    毕竟,这天下,可不是皇帝的“一言堂”。而,他们这样的“劝谏”行为,那是真正会烙刻在史书里。

    不论一笔带过,抑或是着重笔墨地描述一番,总之,都是真正的“名传千古”!

    为此,别说付出一条性命,哪怕,将大半个家族都折腾进去,也无所谓!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逃得过死呢?只是,这所谓的死亡,也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说法。若可以重于泰山,谁愿意轻于鸿毛呢?

    最可怕的是哪怕凄惨而亡,却也未在旁人心里,甚至,史书上留下多少痕迹。

    ……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万分残酷的。

    就如这世间,每个人都有“软肋”般,众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当然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