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让宝刹查宝刹,让僧人查僧人!-第2/3页



    

        吴用来到阁前,郑重行礼,以祭英灵:“悯忠高阁,去天一握!”

    

        众僧齐齐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在拉满的气氛中,慧开又将吴用引入禅院厢房,奉上茶水:“此乃“黄芩茶”,请右丞品鉴!”

    

        吴用品了一口茶水,悠悠点头:“大师用心了,本官实与佛门有缘,此前有高僧南下,敢于赴险,带西军家书入襄阳,劝降西军。”

    

        慧开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兵戈休止更是功德无量之举!”

    

        吴用说得委婉,其实就是以僧人为。(本章未完!)

    

        第九百三十八章 让宝刹查宝刹,让僧人查僧人!

    

        谍细,而慧开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这在之前的朝代是不太可能的。

    

        唐朝少林寺的十三棍僧助秦王,属于寺院里面的异类,那个时代的佛门寺院,基本不会参与战事。

    

        当然少林寺也没办法,王世充要收它的田,与其说是相助大唐,不如说是保护自己的基业,顺带站到大唐一边。

    

        到了宋朝,佛教对于俗事的参与度越来越深,许多高僧直接加入到战事里面。

    

        比如著名的熙河开边,就有高僧智缘出动,四处说服青唐吐蕃的部落,对于战局造成相当关键的影响,记录下具体名姓的就有多起,那些没能留下具体姓名的就更多了。

    

        至于谍细以僧人身份活动,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辽国佛寺已经足够兴盛,还专门派人去北宋这边的五台山出家,学成后“探刺边事”,朝廷立刻下令严查身份,但根本禁绝不了谍细僧人在民间的活动。

    

        简而言之,经过三次灭佛行动后,佛教这个外来的宗教,才彻底与本土政权达成一个世俗与宗教间的平衡,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是想也别想,超然于外也办不到,既然不纳税徭役,吸民膏血,佛门就得尽心尽力帮统治者服务,双方达成利益交换。

    

        这都算是不错的了,至少没有分润香火钱,权贵的如数奉还,百姓的三七分成……

    

        在这样的朝代风气下,辽国的僧人更直接些,只要给好处,我们愿意干脏活!

    

        吴用也正式进入正题:“大师可听说过明尊教?”

    

        慧开心中奇怪:“有所耳闻,此教乃Yin祭邪祀,为祸世间,幸得燕廷剿灭,令我等黎民能免于灾祸!”

    

        吴用又问:“金陵天禧寺,大师应该知晓吧?”

    

        慧开语气谨慎起来:“有所耳闻,无缘一见。”

    

        吴用微笑:“看来大师也猜到了,金陵天禧寺主持愿成,竟是明尊教贼子,且身居主教高位,仅在教主明尊之下,平生不知收拢了多少信徒入教,不知窃取了多少关键情报啊!”

    

        慧开断然道:“敝寺绝无这等贼子!”

    

        吴用语气平和:“大师不必紧张,本官知道贵寺没有,明尊邪教在辽国内并无势力,它专注于在赵宋境内造反,这也是本官来此的缘由。”

    

        这无疑点名了悯忠寺之前的身份,慧开语气立刻软了下来:“不知敝寺如何为右丞效力?”

    

        吴用道:“贼人做到了一寺主持的位置,何等触目惊心,愿成的身份暴露,足以警戒我等,明尊邪教看似被灭,实则隐藏得更深,南方佛门藏污纳垢,必须整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