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做媒成功-第2/3页





        宋筠点头,详细给刘氏解释了一下:

        “我大致听祖母念叨了几句,说是府城有户白家,不愿意我家和姑父家结亲,就拿田表姐的婚事做筏子,害得表姐被退了亲。”

        刘氏在府城呆的久,常出入各家后宅,略想了想,就知道白家是哪家了。这么一看,倒的确不是田家或者田满的问题。

        她又积极了起来,写好给沈氏的信后,就过来和宋筠拿信。宋筠被王雅维和沈诺带着在外面逛了几次,也给家里人买了些礼物,干脆随着刘氏的信一起捎了回去。

        沈家托人给宋家送信的时候,宋家的气氛也不算好,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宋筠走得猝不及防,宋老太太一开始绝不愿意承认她担忧的,反而显得很恼怒。

        随着宋筠到了王家,李氏又很贴心地给宋筠往家里报了平安,宋老太太不担心了,也有空找儿子儿媳妇算账了。

        以宋老太太的性格,找麻烦肯定是明明白白地找麻烦,绝不阴阳怪气,在宋念夫妻连着被大骂了三天后,宋老太太突然反应过来:

        自家那从未离开过家的孙女儿,只带了一个七岁的丫鬟就要去外祖家寄人篱下了。

        没错,宋老太太不觉得去王璞家会受委屈,毕竟那是她最信任最依仗最有出息的亲外甥,但是沈家,她可没那么放心了。

        她相信亲家公亲家母不会亏待外孙女,但却对沈氏的嫂子没有信心,怕她嫌弃自家孩子。

        这么想着,她忍不住又要骂了:

        “世上还有这么狠心的爹娘,把五岁的孩子扔到陌生的舅母手下讨生活,你们多给她带个丫鬟都好啊。”

        说到这里,宋老太太一指沈氏:

        “说得就是你,你但凡把白穗给她带上,我都没这么担心!”

        沈氏知道婆母是为了自己女儿担心,也没反驳,默默听着,更何况她也挺担心女儿受委屈,倒不是怕被怠慢,而是怕她去了拘束。

        沈氏的确也想让宋筠带着白穗一起去的,好歹有个大人跟着。只是宋筠去府城是为了撒欢的,可不是为了被人继续管着的,好说歹说劝住了沈氏。

        沈氏对爹娘和嫂子都很放心,再加上还有王家,就随了女儿心意了。

        如今被婆母这么一提,到底还是有些后悔。

        宋老太太当着儿子儿媳妇面,没办法承认自己的愧疚,私下里却对着青麦念叨:

        “都怪我,孩子就是想读个书,我应了便是,到时候筠姐儿能读书,茹娘也能常见娘家人。就赵老太太那被大儿媳妇治得服服帖帖的样子,想她也不敢欺负我女儿。唉,真是猪油蒙了心,脑袋勾了芡,我当时怎么就死活不答应呢?”

        青麦被沈氏治了一场,之后又被沈氏私下安抚了几次,总之,虽然不至于对沈氏多真情实感地投诚,却还是比较敬畏她,此时听宋老太太这么说,也有心帮沈氏敲敲边鼓,试探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