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 巨型空间站计划-第2/3页





    “这倒是。”孟阳龙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但是,阿芙罗拉只是她自己一个人,你可不一样,有师父和我。”

    这一次轮到苍浩认同了:“这倒是。”

    孟阳龙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千万不要让阿芙罗拉将来站在空间站嘲笑你还在地上。”

    孟阳龙为什么打这个电话,苍浩用脚趾头都想得到,那就是撺掇自己与展开阿芙罗拉航天竞赛。

    这种航天竞赛在历史上出现过一次,那就是冷战时期,当时米国和苏联为了在这一领域压倒对手,证明自己强大,争相发射各种卫星和太空船,建设空间站。

    如果只是从当时的成本收益来说,这场航天竞赛对双方来说都是血亏,而且最终直接拖垮了苏联的财政。

    但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却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技术遗产,当然还有大量的经验和人才。

    外界普遍注意到,阿芙罗拉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苏联的遗产,然后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其实米国方面也一样,当前航天技术大多源自冷战时期,也就只有马斯克才干了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甚至也可以这么说,当前人类的航天技术,基本全都是冷战时期的积累,冷战结束这几十年时间里,人类航天技术并未出现质的飞跃。

    虽然马斯克做出了很多历史性的创举,但对其技术追根溯源,仍然跟那个时代的积累有关。

    所以,千万不要质疑阿芙罗拉的技术是不是太落后,冷战时代诞生的土星五号和能源号,直到今天仍然是运载能力和推力最强大的火箭,始终没有被超越。

    说到这里还是需要提一下马斯克,航天从来都是大国**才能玩的游戏,马斯克靠着一己之力却发展起来。

    这样说起来,阿芙罗拉还不是第一个私人搞航天的,当然实际规模要比马斯克大得多。

    他们两个虽然远景目标都差不太多,那就是要移民外太空,但阿芙罗拉的进度却是后来居上,已经远远甩开马斯克,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阿芙罗拉不差钱而且舍得花钱。

    那么问题来了,E国分裂的西伯利亚有阿芙罗拉,米国方面也有自己的人才,华夏却没有。

    所以,孟阳龙希望苍浩站出来,成为阿芙罗拉那样的人,以一己之力发展私人航天。

    那么为什么要私人航天?

    说到底其实就是两条腿走路,不管E国还是米国,当然也包括华夏,国家层面的航天计划始终在推进当中。

    但国家的资源毕竟有限,而需要投入的领域又太多,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个时候,让那些超级有钱的人投入进来,意义就凸显了。

    他们可以去做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事,与国家层面的航天事业形成互补。

    如果成功了,毫无疑问会让所在国家的航天事业再上一个台阶,他们的技术可以被国家层面所用。

    正相反,如果失败了,那么损失的只是他们个人,国家不需要承担什么损失。

    现在孟阳龙选择苍浩,当然苍浩确实具备这个条件,而且现在也在做很多先期准备工作,但航天事业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将之看做生意,苍浩绝对不会去做,因为极有可能亏到血本无归,风险比炒A股都大。

    更重要的是,即便成功了,短时间内也难以见到收益,苍浩甚至难以想象收益来自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