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什么是天命?-第2/4页





    “朱瞻墡伸出了第二根手指说道:“第二个应对就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但是这样一来,陛下又该犯嘀咕了,这皇叔咋回事儿?都闹到传闻要造反了,也不上个奏疏陈情,这是打算真的造反了吗?”

    “这心里越是犯嘀咕,就越是猜忌,越是猜忌,就越犯嘀咕,这嘀咕久了,就成了心病,这要是成了陛下的心病,孤这襄王直接自缢,还体面点。”

    “对对对,这帮孙子可真的是太损了,杀人哪里要用刀!这上嘴皮下嘴皮就这么一碰,咱们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罗炳忠一脸丧气的说道。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种阴损的招数,实在是有些无法应对。

    朱瞻墡靠在椅背上,脸色越来越是淡定的拿起了一本《论世界帝国》,这本书可是让朱瞻墡颇为喜爱,当然他看的是查找-替换版本,三经厂将书中罗马换成了大明,没有任何逻辑错谬之处。

    在朱瞻墡看来,这本书,写的很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才符合朱瞻墡心中帝国的模样。

    大明具备了世界帝国的必要条件,能不能成为世界帝国,还是得看陛下有没有雄心壮志,得看陛下能不能完全掌控朝局。

    朱瞻墡笑着说道:“那是一般情况,可是咧,咱们这位陛下啊,他不是一般情况,所以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法子。”

    罗炳忠不明所以的说道:“怎么不一般?”

    朱瞻墡笑着说道:“陛下哪有功夫嘀咕孤想干什么,陛下在京师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京宣驰道在修,官道驿路在平整,徐有贞在疏浚河道,各地官厂、各地掌令官通过通政司递奏疏,就这些,处置起来,何其繁琐?”

    “孤讲的这些还是景泰朝的新政,还有案牍劳形。”

    “泰安宫里的妃嫔都望眼欲穿,连争宠的心思都没了,陛下还有功夫嘀咕孤在大宁卫干啥?有那个功夫陛下还不如回泰安宫。”

    “错非孤在大宁卫这里撑不住了,连滚带爬滚回京师去,否则陛下,不会猜忌孤的。”

    “再有,陛下是个光明正大的人,要是心里翻疑惑,就会下旨直接问,不搞那么多的弯弯绕绕,陛下问,那孤说没有,陛下也会信。”

    朱瞻墡有这个自信,因为他相信陛下就像陛下相信他一样。

    他十分清楚,陛下是知道他对宝座没有丝毫的企图心。

    朱瞻墡对宝座但凡是有一点点的企图心,就应该在景泰三年,在陛下亲征南下平叛、他在京师监国,他离宝座最近的时候,在北衙造反,和南衙一起,南北夹击,给陛下来一个两面包夹。

    朱瞻墡整天坐在小方凳上监国,距离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可是这一步,就是天堑,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天命。

    其实那时候,叔侄二人也不是很信任,朱瞻墡闹到自己生病也不想监国,陛下也曾经派遣唐兴回到了京师,看看情况。

    但是朱瞻墡在景泰八年再次监国之后,陛下就没有派亲信回京。

    这是信任,也是朱瞻墡的底气。

    “孤一个圣眷正隆的世袭宗亲,还怕一群小鬼?任由他们闹,看看谁倒霉!”朱瞻墡底气十足的说道。

    朱瞻墡的底气不是宗亲,是圣眷正隆,他为大明立过功,就是被冤枉了,也能见到陛下。

    “殿下高明。”罗炳忠心服口服的说道,想用襄王殿下的脑袋换奇功牌,怕是一辈子都换不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