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谦,从不说谎!-第2/4页





    景泰五年的状元郎是写了《大学衍义补》的海南人丘濬。

    朱祁玉颇为感慨的说道:“癿加思兰,路走窄了。”

    于谦一乐,笑着说道:“陛下所极是。”

    朱祁玉和于谦又关于海外市舶司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番沟通,主要围绕济州岛设立市舶司和巡检司的驻军以及巡防之事。

    答应了朝鲜王要保护朝鲜不受倭寇所害,那大明自然是出必践。

    济州岛,对马岛,是朝鲜海峡的重要支点,只要拿下了这两个支点,对朝鲜进行军事庇护的承诺,就可以完全做到。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济州岛驻兵的军饷谁来出?

    朱祁玉的意见是,为了保护朝鲜不受倭寇侵扰的驻军,助军旅之费自然是朝鲜王给大明朝廷。

    于谦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劝了两句仁恕之道,但是最后还是被陛下给说服了。

    陛下给的理由很简单,陛下首先是大明皇帝,然后才是万王之王、天可汗之类的天子,陛下要一切以大明利益为先。

    济州岛驻兵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对于朝廷而,对于户部而,预算自然是能省则省。

    “高丽姬这个不能让步,朕不会要的,泰安宫不缺宫婢,为了这个高丽姬的事儿,朝鲜的两个使臣叨叨多少次了?说不行就是不行。”朱祁玉对高丽姬进贡之事,敬谢不敏。

    高丽姬长相都是优中选优,礼仪经过特别培养,与大明相同,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但是他这个皇帝的招牌,不是用在给贩售舞姬站台,也不是给朝鲜占分配地位肉食者肮脏且龌龊生意站台的。

    于谦想了想说道:“其实陛下,这高丽姬生意,是朝鲜王李瑈的,所以他才如此上心。”

    这不是什么秘密,大明和朝鲜商舶往来频繁,朝鲜王京距离大明京师约1900里,而大明京师到南京的距离为1800里。

    所以朝鲜一二事儿的传播速度大约等同于南京新闻的传播速度。

    朱祁玉这才了然,为何这两个使臣反复提及此事,他对这位首阳大君李瑈还是非常满意的,毕竟李瑈的执政理念就是事大交邻,一切事宜大明优先原则。

    “那就让朝鲜继续上贡吧,直接送到襄王府去,朕这位嫡皇叔可是至德皇叔,嗯,如此这般,既不让朝鲜王寒心,也恩赐了皇叔,不错,一石二鸟。”朱祁玉做出了决定。

    于谦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襄王殿下吗?”

    襄王府都快成了泰安宫的垃圾桶了,比如那些草原来的海拉尔、朝鲜上贡的高丽姬,还有一些推不的宫嫔,都进了襄王府。

    于谦是兵部尚书,这些事不归他管,但他是少保,是百官之首,这些事陛下让他去处理也符合章程,这就是于谦,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

    朱祁玉当初想要给于谦宰相的名号,但最后不了了之。

    于谦颇为严肃的说道:“朝鲜王割让了济州岛给大明,还希冀几件事。”

    “一,是遣将官入大明海事堂学习战技术;二,和大明水师组成联合水师,共同护航朝鲜海峡;三,则是情报共享,希望大明可以在剿倭之前知会朝方,朝方扈从大明作战。”

    朱祁玉嗤笑一声,摇头说道:“那李瑈长得挺丑,想的倒挺美,做什么午时三刻的春秋大梦呢!不答应他。”

    朱祁玉本来还以为这李瑈就是个酒囊饭袋,只知道做高丽姬的生意,可是这李瑈并非如此,他想的太好了,培养朝鲜的水师人才,组成联合水师共同护航,情报共享,一件比一件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