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讽刺漫画-第2/5页





        华夷之辩同样是大明国族构建极为重要的基石之一,这是全民认同和向心力所在。

        兴安立侍左右,一言不发,王者无私,这的确是陛下的家事,同样也是国事。

        “兴安,你怎么看?”朱祁钰一边批复着反对的奏疏,一边漫不经心的询问道。

        兴安欠了欠身子,俯首说道:“陛下怎么看,臣就怎么看。”

        “问也白问。”朱祁钰将手中的奏疏扔在了桌子上。

        本来他不是很在意,罗马礼法也好,大明礼法也罢,孩子还小,未来还很长。

        若是大明真的有罗马复兴规划,那也不是帮罗马复国,必须作为大明藩属国,受大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羁縻的藩属国。

        可是贺章、冥顽不灵的顽固派和尼古劳兹如此坚持,朱祁钰决定表明自己的态度,行大明礼法。

        朱祁钰刚要朱批,突然停笔,将朱笔放下,疑惑的问道:“朕的礼部尚书是年岁大了吗?”

        作为大明御用洗地人,胡濙的战斗力,朱祁钰是切实领教过的,而且这八年来,胡濙的洗地,总是那么的丝滑,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可是这次的事儿,显然是有些不正常,这闹到这个地步,胡濙也只是应对,始终保持者一种防守反击的态度。

        大明在礼法这块,有胡濙在,还有别人发言的机会?这是朱祁钰非常疑惑的一点。

        胡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胡尚书作壁上观。”兴安眼珠子转了一圈,给陛下的茶杯里续了点水说道:“臣以为,王侍郎左手要弄反贪厅,右手要搞裸官,还要禁止功名子嗣泛舟出海,这头闹一闹,那头便轻松些。”

        “暗度陈仓?!”朱祁钰恍然,将奏疏合上,他也不批了。

        兴安想了想说道:“臣以为胡尚书应该是这个意思。”

        胡濙的这种做法,其实在后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公关手段,用一个爆点去掩盖另外一个爆点,用一个丑闻去掩盖另外一个丑闻。

        “胡尚书算计了一辈子,算到了朕的头上,胆子不小。”朱祁钰笑了下也不甚在意。

        这件事有损皇帝的名声,毕竟下半身和后宫里那些事,被拿出来到处说,的确很跌份,但是朱祁钰还真的不是很在乎名声这东西。

        相比较之下,皇宫辛密这四个字,比枯燥无聊的朝政更加具有噱头和吸引力。

        比如朱棣是不是皇帝嫡出、朱允炆到底在哪、明仁宗朱高炽到底是不是服用过量虎狼之药早逝、明宣宗朱瞻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稽戾王的皇后钱氏为什么迟迟没有皇子、朱祁钰到底是不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等等这类的话题,的确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朱祁钰不在乎他自己个的名声,胡濙这种不作为,算计到他头上,朱祁钰知道了,却不找麻烦、不做批示、不表态,也算是一种默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