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宫为准的标准时-第2/4页





    六分仪本就是航海利器,如何确定自己在海上的位置,利用六分仪便可以解决。

    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观测者的纬度,这三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如果测量的是北极星,那就更方便了。

    北极星的高度角,就可以直接看做是当地的纬度,连天文历都不用查。

    确定维度之后,如何在海上确定经度呢?

    很简单,带一块出发地的精确计时的表,就可以确定自己的经度。

    每十二个时辰是一天,地球自传一周,每个时辰转过30°,每一刻为3.75°。

    那么,只需要知道两地之间的时差,就可以知道两地的经度差。

    如何确定时差?

    太阳正中时候,看一下时间便可以了。

    这一计算手段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熟练了,比如耶律楚材在《庚午元历》中就说:「以寻斯干城为准,置相去地里。以四千三百五十九乘之,退位,万约为分,曰里差,以东加之,以西减之。」

    寻思干城就是撒马尔罕。

    这也是郭守敬说地球是个球的重要依据。

    计算经纬度,并不是难事,难就难在,确定地球是个球,还有它的倾斜角度。

    朱祁钰再一次确定了,兀鲁伯是个好人。

    精准计时对大明而言,并非难事,朱祁钰桌上就有一个精确计时的表。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水力钟,还曾经引起过朱见深的好奇(320章)。

    这台水力钟,也不是朱祁钰的手笔,事实上中原王朝的第一台天文钟,是北宋的水运仪象台。

    锚状擒纵器的发明让中原王朝的精确计时,变得不再困难。这种锚状擒纵器在宋朝被命名为:天衡。

    水运仪象台,在靖康之耻中,被金人带到了幽州的司天台,后来被金人给丢弃了,金人不懂这种精确计时的意义。

    苏颂制作的这台水运仪象台,是有图纸的,苏颂第六子苏携带着图纸,在南宋,却始终无法仿造仪象台。

    郭神仙郭守敬,虽然没有成功的复刻水运仪象台,但他对于锚状擒纵器和精确计时的意义相当清楚,制造了一台【大明灯漏】用于精确计时。

    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实现:「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朱祁钰桌子上这台水力钟,也不是凭空就出现在了他的桌上。

    地轴倾斜,还可以解释一个亘古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

    朱祁钰对王复送来的文书十分的满意,翻译这些文书,并不困难,交给吴敬和钦天监许敦便可以。

    “这个十丈高的六分仪,能做的出来吗?”朱祁钰看着那个图纸,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东西可是花费了兀鲁伯数年的功夫才做成的。

    兴安感觉到了羞辱,一个撮尔小国的蛮夷做了一台十分精巧的仪器,兴安也承认此人的厉害,但是陛下为什么认为大明造不出来蛮夷都能造出来的东西呢?

    “可以。”兴安拿过来那份图纸说道:“臣让人去督办。”

    兴安没有废话,他拿着图纸离开了聚贤阁,转头走进了司礼监,陛下每天都在讲武堂坐班,那司礼监在景泰元年的六月份也搬到了讲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