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2/4页





    朱元璋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渔船也是如此征税,十抽三,对渔民而言,实在是太重了,所以定为了六分。

    “洪武三年,兴化卫指挥李兴、李春私自派人外出经商,高皇帝亦未曾降罪。”

    “洪武元年,昌国州(即舟山)兰秀山逆贼,得到一枚元朝的行枢密院印,利用这枚印信聚众起事,袭击官军,并且从昌国州渡海,攻入了象山县。明太祖派官兵将其击败。”

    “洪武五年,太祖高皇帝下诏,将方国珍余部以及舟山群岛上兰秀山的居民籍编为军,一共得到了十一万一千人徙陕西。”

    “自此大明才将海禁纳入国法之中,自此假倭寇、海商等人才变成了天朝弃民。”

    胡濙手有些颤抖的说道:“洪武五年啊。”

    洪武五年,大明岭北之战惨淡而归,军事冒险失败之后,是需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很多,海禁也是如此。

    洪武五年,迁徙方国珍余部,十一万人至陕西,实施海禁。

    岭北之耻辱,一直到了捕鱼儿海之战后才洗刷,而之后,大明朝就太多的事儿了,太子朱标薨世,蓝玉案等等大案要案。

    海禁之事,反而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陛下,自洪武五年迁民之后,海外弃民,在国法之上,便不再是大明人了。”胡濙讲明白了当初为什么会有海外弃民之事。

    将假倭寇、海盗、海商尽数归为海外弃民,这是当初军事冒险带来的苦果,也是必须要承担的苦果。

    这一点和苏太宗的新经济政策很像。

    1919至1921年的苏波战争中,本来大获全胜的苏俄,在获得巨大胜利之后,开始军事冒险。

    苏波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反入侵作战,士气高昂,第二阶段则由反入侵变为了「解放」波兰,士气低迷。

    最终华沙城外,苏军伤亡、被俘多达15万人,明斯克之战,苏军又有约10万人被俘。

    最终苏太祖只能由战时经济政策,不得不转变为了新经济政策。

    明太祖也是如此,岭北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人心惶惶,对待海洋积极、开放、包容的高皇帝,只能转为了保守,封禁和严苛。

    朱祁钰明白了胡濙的意思,海外弃民是不是大明的臣民?这是个历史遗留的问题。

    在明初海外弃民同样都是大明臣工,在洪武五年之后,海外弃民便不是了。

    “有困难吗?”朱祁钰询问道。

    胡濙笑着说道:“这有何难?”

    朱祁钰问的是这些人,再纳入大明的管理范围之内,将大明律法的执法权扩充到海外弃民的身上,有没有礼法上的困难,如果有,应当如何克服。

    毕竟是违背了祖制。

    但是胡濙说,有什么难的地方吗?

    太祖高皇帝吴元年起,那么多鼓励海贸,并且为大明百姓做主的案例,只需要拿出几例来就是了。

    太祖高皇的海禁是祖宗之法,前期鼓励海贸,甚至亲自接见海商,就不是祖宗之法了吗?

    用到的时候,太祖高皇帝是祖宗,用不到的时候,太祖高皇帝就不是祖宗了吗?

    那太祖高皇帝到底是不是祖宗?

    胡濙自然没问题,对于胡濙来说,陛下只要不是明火执仗的杀太后,都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