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丝路有山水,更有财富-第2/3页



  他摇头说道:“陛下不知。”

  石亨恍然大悟一般的说道:“那你这么私自决定,处理咱们之间的恩怨,请示过陛下吗?”

  “我们是陛下的臣子啊!如此潦草处理恩怨,不请上意,于少保,你这可是不恭顺啊。”

  于谦瞪大的眼睛。

  恭顺和不恭顺几乎是文臣之间,相互对喷的不二法门,对于军将而言,不存在这个问题,军队讨论的话术是忠心不忠心。

  石亨这突然画风一转,五大三粗的武将,怎么就跟文官一样了呢?

  石亨看着于谦的表情,终于是憋不住了,哈哈长笑了起来,他闷声笑着说道:“果然,言官们这些招数,对付你们这种士大夫,最为好用。”

  他长笑着走出了主殿,笑声依旧。

  于谦巡抚山西的时候,曾经和石亨发生了很多的龌龊。

  于谦连章弹劾石亨在大同府的种种不法之事,还以逮着蛤蟆,攥出尿来羞辱了石亨的私役军士。

  石亨愤怒的说,于谦再至大同必杀之。

  他们之间的矛盾,的确是大明朝的隐患之一,其烈不下于王恭厂的火药库在京师炸上了天。

  于谦的意思很明确,是想要了结这段恩怨。

  石亨却说早已了结了。

  新朝雅政,大明皇帝已经换了,正统那位稽戾王都已经死了快一年了,何必抱着当初因为公务结怨,在新朝做事呢?

  这方面,石亨比于谦想的明白。

  当初他们结仇是因为公事,那皇帝都换了一个,是不是可以把当初的恩怨一起埋葬呢?

  对于于谦来说,天下为公可能代表着天下,对于石亨而言,天下为公那就是陛下。

  军伍之人想太多会很麻烦的,陛下的剑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就是最大的忠诚!

  所以,这一场咬文嚼字的争锋,石亨以言官的路数,完胜了于少保!

  作为大明的臣子,命都是大皇帝的,不经过大皇帝的同意,私自决定生死,这不是为臣之道。

  私斗者死,那是自商鞅时候就定下的规矩。

  退一万步讲,他武清侯就是对于谦再恨,在这官山议事台杀了于谦,那陛下的怒火,一定会将他石亨烧的灰都不剩。

  大皇帝的确得用兵,的确得用人,但是大明善战者何其多,不止他一个!

  比如抚宁伯朱谦之子朱永,乃是勋臣之后,年仅二十三岁,但是已经开始初露峥嵘!

  大明军队也很卷的!石亨已经感觉到了年轻人给他的巨大压力。

  大明代有忠臣良将,他是武清侯,但也只是武清侯而已。

  大明最高的兵权,握在他武清侯手里吗?

  是握在陛下的手中。

  于谦走出了正殿,表情略微有点复杂,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掉这段恩怨,但是这段恩怨在大明滚滚向前的大势之下,似乎也变得不重要了。

  石亨也在变。

  “这里,不错。”石亨乐呵呵的说道:“咱们也算是抵背杀敌的战友了,以后过去的事儿,于少保勿再提。”

  “我石亨以大明军人的身份保证,以后也绝不再提。”

  “砥砺前行!”

  于谦点头,深吸了口气,郑重的说道:“砥砺前行!”

  “好!哈哈!”

  石亨仰天长啸,打马而去。

  于谦看着石亨的背影,大明日新月异,何必用过去的老眼光看人呢?

  新朝雅政新觉悟,跟不上节奏的人,是会掉队的。

  在大明军队收拾瓦剌人的留下的烂摊子的时候,天子缇骑,带着锦衣卫们,日夜兼程,赶至了祁县。

  陛下盛怒,为了防止走漏消息,缇骑们压根就没有通知祁县的县衙,更没有通知太原府,他们延着官道,已经杀至祁县。

  祁县的渠家大院,是个军堡格局,由八个大院、十八个小院组成,还有碉楼、哨楼等物。

  甚至还有三丈高的城墙,外墙高耸,墙头筑有垛口女儿墙,还有十分宽敞高大的阶进式门洞,砌砖拱形大门,门道宽一丈有余,可供马车通行。

  大门上面建有一座玲珑精致眺阁,可瞭望敌情。眺阁下刻纳川两个字,黑底金字的栏杆上,刻着:

  这么大个宅院,一千人缇骑想要拿下,无疑是痴人说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