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头功牌-第3/4页



  吴敬腿一哆嗦,陛下好杀人,天下人人皆知。

  但吴敬还是颤颤巍巍的走上了丹陛月台,来到了陛下的面前。

  朱祁钰笑呵呵的说道:“不用紧张,你既无贪赃枉法,又无作奸犯科,不必怕。”

  “你的书朕看了,可以称得上,推陈出新,很不错,朕心甚慰。”

  “一千三百多道非常现实的比例,可以应付多数情况下的财经事务了,朕已经命三经厂刊印了。”

  兴安让三个宫人端着五百枚银币,还有一枚头功牌,银光闪闪的放在檀木盒子里。

  吴敬眼睛瞪得老大,看着那功赏牌,哆哆嗦嗦的说道:“陛下,这…这…这臣刚金榜题名,未建寸功,何德何能啊!”

  “臣惶恐。”

  头功牌军将们有、工匠们、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有,官僚里面,只有于谦有枚奇功牌,李宾言有两枚头功牌。

  吴敬说着就要醒三拜五叩之礼,朱祁钰笑着说道:“当得此赏,不必惶恐。”

  “朕希望你以后可以在算学一事上,继往开来,再建奇功!介时朕也不会吝啬恩赏。”

  朱祁钰从来不是个小气的人,他也不是不给朝臣们头功牌,但是他们一直没什么功勋,朱祁钰怎么放赏?

  群臣本来都不甚在意,还以为陛下要表示一下大度,表示一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爱才之心。

  但是他们看到了什么?

  是功赏牌,而且是头功牌!

  站在台下的朝臣,立刻眼都红了!

  陛下说了什么?

  陛下说继往开来,再建奇功!

  陛下的奇功可不是个虚指,那是实打实的奇功牌,金的,纯的!

  那放在家里,是光耀门楣的大事!

  吴敬的《大全》值得一枚头功牌了,若是日后还有精进,得一枚奇功牌,也未尝不可。

  “朕要用你的书,这五百枚银币,是给你的润笔费,辛苦了。”朱祁钰继续说道。

  这一句辛苦,是朱祁钰真心实意的。

  算学在大明士林里算是歧途,很少有人钻研,就是找那些历代的算学书籍,都是难上加难,更遑论更进一步。

  吴敬十年如一日,这份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朱祁钰将一枚头功牌,别在了吴敬的儒袍之上,拍了拍他的胳膊说道:“朕任你翰林院修撰,侍经筵,兼翰林学士掌院事,主国子监九千学子算学一事。”

  朱祁钰判了算学卷,全都不及格,长篇大论,全是屁话。

  只有吴敬的算学卷有数学思维,朱祁钰让吴敬负责翰林院的算学一务。

  吴敬不是第一天在大明做官,也不是一直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他考中举人之后,在浙江户部清吏司干了五年,又在布政司干了五年,负责田赋。

  吴敬已经是个很成熟的官吏了。

  柯潜站在台下愣愣的看着吴敬胸前的头功牌…

  翰林院修撰,翰林学士掌院事、侍经筵,这三个之位,他也有,他是状元,这些官职都是给他的,但是…他没有头功牌。

  朱祁钰对着群臣笑着说道:“虽然很多人在私底下说朕,薄凉寡恩。”

  胡濙立刻高声喊道:“臣等惶恐。”

  一干进士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京官们早就对大皇帝的套路,了如指掌。

  诚无德、朕就是亡国之君、朕薄凉寡恩之类的话一出,那基本上代表着陛下要训斥了。

  帝一动,臣惶恐。

  朱祁钰继续说道:“朕并非吝啬之人。”

  “朕不是不给官僚们功赏牌,做学问也好,做官也罢,各司其职,各安其命,天下泰安,那是本分。”

  “若有头功、奇功,朕自然赏赐,绝不吝啬。”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厉声说道:“可是朕从登基以来,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同榜、乡党、坐师皆为朋党,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讹言朋兴,群臣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遗害余烬,终以覆社稷以亡国!”

  狴犴主刑罚,忠贞人士被扔进大牢里,好不容易有个能用的官,或者死在了流言,或者死于刀锯。

  这士林之间的流毒,最终会倾覆社稷,导致大明的灭亡。

  朱祁钰继续说道:“朕希望新科进士,能够持正守节,国进方才国泰,国泰方才民安,朕与诸君共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