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圣公,他有几个团营?-第2/3页



  于谦看着卢忠离开的声音,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朝臣老说陛下暴戾严苛,可是臣却是没看到陛下有半分暴戾。”

  “给朕办事,朕总不能让他小命不保吧,朕到时候怎么面对李宾言的母亲、妻子?”朱祁钰笑着说道:“下盘棋?”

  “兴安大珰,这次,真的不能再有天灾了。”于谦还是叮嘱了一声兴安,这兵推棋盘当然能下,但是兴安这个路数,有点吊诡。

  朱祁钰和于谦摆好了阵仗,然后开始下棋,依旧是玩的,朱祁钰持有建文太子府,于谦持有燕府。

  “陛下不担心衍圣公那边出事吗?”于谦摆着旗子,有些奇怪的问道。

  朱祁钰嗤笑一声:“衍圣公,他有几个团营?”

  一个团营是两万兵马,京师有十二团营,总计二十四万兵马,朱祁钰倒是想知道,衍圣公有几个团营。

  “衍圣公有天下悠悠之口。”于谦无奈的说道,陛下似乎对衍圣公很有意见,其实他也很有意见。

  朱祁钰笑着说道;“衢州还有一庙,若有不法,曲阜孔氏自然鞫审。不过是五十八代家奴,二十四朝贰臣罢了。”

  点头哈腰宴倭寇,敲锣打鼓迎德皇,不过是衍圣公的传统艺能罢了。

  朱祁钰讨厌贰臣贼子,所以把他们送太医院做医学贡献了。

  于谦最喜欢的是文天祥,他也最讨厌贰臣贼子,当初第一次弹劾就是奔着贰臣贼子,郭敬等一干人,向关外倒卖火铳钢羽等物。

  但凡是奸细,碰到这么一对儿君臣,都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

  左手大明皇帝,右手于少保,奸细有这两个大明最有权势的人伺候,这得多大的福气?

  奸细应该学会感恩才对。

  于谦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其实太祖高皇帝更喜欢道家,不喜欢儒家,自洪武元年起,至洪武七年十二月甲辰日,高皇帝成,对群臣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去甚、去奢、去泰。”

  “以此劝天下去极端、奢侈、过度之政。”

  “天下之道,即便是神武如高皇帝,亦有不如意之处。朝堂蝇营狗苟,眼下广通王叛乱,山东诸事未定。”

  “陛下春秋鼎盛,切勿嗔嗔忿忿怒气冲天,治国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反而给小人以可乘之机。”

  于谦这段话,意思是借着高皇帝不得已,册封衍圣公之事,劝陛下不要走极端,不要怒火冲天,最后被宵小钻了空子。

  太祖高皇帝当年册封衍圣公,还有一段龌龊,甚至还死了一个兖州知州。

  “高皇帝还受委屈了?”朱祁钰倒是不知其中之事。

  于谦点头,这不是什么秘闻,用力的吐了口浊气说道:“洪武元年二月丁未日,高皇帝诏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诏前元封衍圣公孔克坚入朝。”

  “孔克坚可倒好,称病,让儿子孔希学入朝奏曰:臣父久病不能,令臣先入见。”

  “高皇帝再次下敕谕,令孔克坚入朝,言:古人起布衣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天命所在,人孰违之?闻尔抱风疾,果然否?若无疾而称疾,则不可。谕至思之。”

  朱祁钰落子离手,朱元璋这敕谕火气极大。

  这敕谕里,朱元璋直接说古代起布衣称帝,有汉高祖刘邦,他朱元璋这个淮右布衣,当皇帝是天命所归!没有人能违背!

  话锋一转,威胁语气更重,直接说,听说孔克坚你病了,真的吗?若是无病装病,则不可以不入朝,敕谕到了,就好好想想吧!

  可想而知,当时朱元璋的怒气,已经高涨到了什么地步!

  敢惹朱元璋怒气槽充满,这怕不是老寿星上吊又撞墙,变着法的作死。

  于谦继续说道:“元封衍圣公孔克坚,行至半路,又停在了半路上,至淮安,等到黄衣使者,等到了第三道催促的敕谕,才入南京谨身殿奏对。”

  “三请才至,他当自己是什么?”朱祁钰有些讶异的说道。

  三让,乃是周礼,大约就相当于结婚要先扯个证,才是合法的一样。

  周太王想把王位传位三儿子季历,因为季历有个好儿子叫昌,就是周文王姬昌。

  当时的王位传承是长子制,周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就文身断发明志,泰伯第一次让王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