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订加更)-第2/3页





    “胜负乃兵家常事,如果迎敌之时,以万胜而无一败之心对敌,必败无疑。”

    “我看,这面龙旗大纛,就摆在这文华殿里,一直摆着,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想一想。”

    “大明京营二十万精锐,三十万民夫,是怎么死在边方的。”

    “大明又是怎么样,差点陷入播迁之祸的,都长长记性。”

    朱祁钰看到朝臣们的模样,叹了口气说道:“兴安啊,以后这面旗子,就在这里放着,不要收了,每天廷议散了后,走的时候,都看看它。”

    “臣领旨。”兴安恭恭敬敬的俯首说道。

    朱祁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说道:“继续吧。”

    廷议开始继续,朱祁钰看着朝臣们,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这次的瓦剌南下,朱祁钰也算是松了口气。

    其实朝臣们的这种懈怠,是大明朝出现了问题,也是几乎所有帝国都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帝国所有人都变得傲慢,所有人都认为帝国足够的强大,区区蟊贼,不足挂齿。」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如何不影响春耕的情况下,征调民夫扩宽前往宣府的路和平整路面,如何在不影响春耕,调度百姓,将粮草军备运往宣府,工部和内署如何配合生产,大家都在激烈的争论着。

    “陛下,臣等都商议的差不多了,回头各部部议之后,拿出方案来,送至文渊阁呈陛下御览。”于谦示意大家安静,向皇帝汇报了今天的廷议的结果。

    这都会以书面的形式归档。

    “多久?”朱祁钰询问道。

    于谦赶忙说道:“日暮时分。”

    朱祁钰站起身来说道:“朕知道了,散了吧。”

    他忽然想起说道:“哦,对了,后天京师讲武堂开堂,别忘了。”

    “臣等恭送陛下。”一干朝臣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稽首礼。

    朱祁钰其实也出宫,他不在宫里住,甚至连不会服用宫中水食。

    他回到了郕王府改名的泰安宫后,手里还拿着杨洪的奏疏,心情依旧是格外的沉重。

    杨洪这份奏疏上,提到了一个建议,那就是选能士,组建墩台远侯。

    墩台是大明军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墙垣,深沟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壁贯。

    墩台哨兵,负责墩台及其附近地区的站岗、放哨斥候工作。

    杨洪提议组建的墩台远侯,是指这些斥候,日夜不辍的在外活动,然后收集情报,送回墩台。

    【今沿边之守,有营堡墩台之建,有巡探按伏之防,有将领以总其权,有副将以分其任。调发者之有逰兵,分防者之有备御,严守之道亦可谓周且备矣。】

    【捷能飞檐走壁,而杀人放火技能奇巧异人而骇世惊俗,俱应选入中军为心为膂之用。能深入虏营哨探得实,出哨夜不收。】

    墩台哨兵,出哨夜不收。

    这些杀人放火、无所不精的军士们,在墩台执行哨探的时候,出去活动是日夜不辍,除了深入虏营,哨探敌军虚实之外,一到秋天,就会放火烧出一条纵深长达50里的火烧带,来隔绝草原部落南下。

    至少阻挡他们就近补给。

    坚壁清野,清到了别人家里,这就是杨洪提出的组建墩台远侯的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