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动静要大-第2/3页





        高氏微笑道:“热闹是挺热闹的,真要比起来,只怕还是不及洛阳的。”

        高氏说的也是实话,东都洛阳可是杨广花举国之力营建的,人口超五十万,房屋不计其数,光是这人口和城池的规模,蓟县城就远不及洛阳。

        不过呢,由于近年来幽州稳定,百姓丰足,所以拥入的人口越来越多,小小一座蓟县城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所以十分拥挤,特别是早晚出入城的高峰期,四个城门都能堵得你怀疑人生。

        所以高不凡已经生出了重建一座新城的念头,而巧合的是,袁天罡不久前神神秘秘地找到了高不凡,说他寻到了一处有王气的龙脉,还带高不凡去看过。

        高不凡跟着袁天罡到了地头一看,发现那地方竟然正好是后世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于是高不凡大致估计了一个方位和距离,然后把袁天罡带到后世北京城所在的位置,问袁天罡这里适不适合建一座都城。

        袁天罡一见这地方便神色古怪地盯着高不凡,显然是怀疑高不凡在扮猪吃老虎,实际也是一个精通风水地理的大国手,嘿,别说,北京城这地方的确是经过后世不少风水高手堪舆才选出来的风水宝地。

        高不凡自然不是什么风水大国手,不过后世的北京城建在这个位置他是知晓的,所在得到袁天罡肯定的回复好后,他顺势便请求袁天罡帮忙规模城市布局。

        袁天罡竟然兴奋得像打了鸡血一般,立即便答应下来,并且开始埋头梳理这地方的山势河流和地脉的走向,为前期规划工作做准备。

        袁天罡竟然对建城如此狂热,倒是大大出乎高不凡所料,不过一问李淳风,高不凡便释然了。正如李淳风醉心于天文,而袁天罡却痴迷于风水地理,而规划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无疑能让袁罡施展平生所学,还能从中总结经验得失,相当于一种修行,而且一旦这座都城建好,他袁天罡的名字也能随着这座都城万世流芳。

        所以说,袁天罡赚大发了,也难怪他会如此热衷的,就连李淳风都羡慕到眼红,表示愿当副手协助袁天罡一起规划这座新都城。高不凡自然求之不得了,立即便答下来,只是袁大道长想吃“独食”,对此颇有微词。

        “姑娘你看,那些人抱着麦秸在干嘛啊?”婢女侍书忽然惊讶地道。

        长孙无垢稍稍撩起车窗帘子望去,只见官道两边的麦田里正有很多百姓在收割麦子,麦垛东一堆西一堆的十分壮观,但奇怪的是,那些百姓并没有把麦子捆起来背回家脱粒,而是围着一台古怪的机器,把麦子穗伸进机器里,一会儿后再取出来,麦穗上的麦粒都不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麦秸。

        原来那些百姓使用的只是后世用脚踩的脱粒机,用南方口语就叫“禾机”,是人力带动的,只需用脚踩,里面带着铁刺的大轮子就会转动,把麦穗上的谷粒给打下来,大大地提高了脱粒的效率。

        这种机器在后世已经是落后得老掉牙了淘汰品了,但在一千几百年前的隋朝,绝对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且说长孙无垢观察了片刻便看出了端倪,欣喜地道:“这种新工具估计又是夫君发明的,用来打麦方便快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