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逆臣还是栋梁-第2/5页



        其实内里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陶宏元不这么干,就必然会身败名裂,来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会性死亡。

        最终,岑重在他的过往关系网以及陶宏元等一干人的全力推举之下,当上了广南西路安抚使。

        在这个过程之中,萧诚甚至没有说一句话。

        但萧诚的态度却是至关重要。

        朝廷不得不答应。

        因为怕惹恼了萧诚。

        萧诚也好,岑重也罢,汴梁对于这两个人,现在的心态是极其复杂的。

        他们肯定不是忠臣。

        但你也不能说他们是逆臣。

        而且,真要论起来,他们还算得上是有大功于国呢!

        西南之地,蛮族众多,历来朝廷对这里实施的都是羁縻之策,只要不造反,只要奉赵宋官家为主,那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事实上,这些地方的反叛、征战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朝廷不是没有想彻底地收服这些地方,可是一旦军事介入了,这里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般,永远也填不满。

        最终,还是只能不了了之。

        但现在,这两个人,将这两块地方彻底收服了。

        赵宋的疆域,在西南方向,得到了扩展。

        一些游离于大宋之外的蛮族部落,正式成为了大宋的子民,被入藉造册。

        去年,贵州路向朝廷上缴了十万贯的税赋,广南西路向朝廷缴了八万贯的税赋。

        说起来少得可怜!

        但考虑到过往岁月,这两个地方别说向朝廷缴赋税了,每年还要向朝廷伸手,不是这个灾,就是那个荒,不是要安抚夷部,结好四邻,就是要抚恤,要扩军备战以防蛮族造反。

        现在这两地不但不得朝廷伸手了,反而往朝廷交钱了。

        钱很少,但象征意义,却极其不凡。

        这代表着萧诚也好,岑重也好,都还自认为是大宋的臣工。

        这至少让都堂、让赵宋官家有了少许的脸面,不至于没有台阶可下。

        当然,不管是贵州路还是广南西路,伸手向朝廷要拨付所谓禁军装备的时候,汴梁也就装聋作哑了。

        也不说给,也不说不给,反正就是吱吱歪歪,今儿也没有,明儿也缺货。

        其实大家都知道,汴梁永远也不可能向这两地发军械,大家也就做做戏而已。

        有时候,表面文章总还是要做的。

        骗不了少数有心人,但还是能骗一骗不知内情的普罗大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