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冗官与庸官-第2/4页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李格倒也不再多说,只是站起来,叉手向着萧诚一揖到地。

    萧诚很是满意李格的态度。

    不需要说太多,事情是做出来的,忠心的话说得震天响又有什么用呢?终究还是要在一件一件的事情之上来体现。

    现在的萧诚,不缺能做生意的商人,这些年来,以江映雪为首的天香阁为他培育了太多的这样精明的手下。他也不缺能征善战的武将,像杨万富、范一飞、魏武,年轻一些的韩锬、李信以及刚刚到来的王柱。

    他真正缺的,是能够治理地方的文官。

    他现在身份尴尬,只要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愿意来他这里效力的,只怕是少之又少。

    对于大宋的读书人来说,当然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萧诚现在是个啥?

    不是反贼,类似反贼。

    所以即便是李格,也是思忖再三,如果不是无路可走,他还真不愿意投效萧诚呢!

    现在萧诚麾下的这千里之地上的管理者们,大体上还都是维持着以前的治理架构,再在上面,用强横无匹的武力来维系着平稳。

    这当然是不健康的,甚至是不能持久的。

    萧诚想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即便是大宋现在的一套官僚体系,萧诚也根本看不上眼。

    冗兵冗吏,正在把大宋拖往无底的深渊,而更为讽刺的是,如此多的官员,吏员,却并没有有效地将地方控制起来,治理起来。

    但萧诚想要做到这一切,首先便是他需要大量的读书人。

    但是他没有。

    所以,这一切,仍然只能是他的构想。

    拿下李格,以及罗纲自己跑了来,对于萧诚来说,都是喜出望外的事情。

    李格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对这片土地之上的各种综错复杂的关系了如指掌,以他为自己的管勾机宜文字,很多事情自己便可以放手,空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这个位置之重要性,也足以满足李格对未来的幻想。

    这个位置,就是自己的机要秘书,是一个真正的官儿不大,但有着足够实权的好窝子。

    而罗纲呢,有了跟着自己从河北一路到西北的经历,有那些踏踏实实亲自做出来的事情所获得经验,又在他老子的书房里帮着打理文字,有了他老爹的面授机宜,这全局把控的意识自然也是噌噌向上长,用他去经营自己准备作为桥头堡的安顺之地,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作好准备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而且,罗纲的身份,可是还能大大地利用一番的。

    自己替李防拿下了李格,李防总得回报一点什么给自己!萧诚得意地想,那么保举罗纲一个知安顺县令,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罗纲虽然还只是一个举人,没有中进士,但有转运使的保荐,再加上他老爹的名头,想来问题不大。

    嗯,唯一的问题,可能是罗颂自己想把罗纲抓回去。

    不过既然人到了自己手中,岂有还回去的道理?

    到了这一地步,罗颂还能怎么办呢?

    有了这位相公公子招牌,在安顺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

    大理,嘿嘿!

    萧诚冷笑了几声。

    最初之时,他们可是派出了使者来告诉自己,他们愿意交出罗殿鬼国的那些逃亡者,但随着自家大哥在西北造反,自己隐身幕后,他们就黑不提白不提了,甚至还悄无声息地替那些逃亡者准备粮饷,想要支持这些家伙复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