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文斗(4)-第2/2页





    天启帝此时感觉有人再他的菊花里捅了一杆,只见天启帝走下来,走到杨博士跟前老老实实的举了一个躬:“杨先生,适才朕怠慢了您,现在朕向您赔罪,对不起,请原谅。”

    天启帝所为着实让杨博士吃了一惊,先生是一种尊称,能成为先生的必定是有学问之人。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注:“先生,致仕者也”,即离退干部,他人在见他面时,称其为先生。

    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也就是说,到了战国时候,先生的用法已经被扩大到有学问的长者,其后,这一用法一直沿用到清末,除了有学问的长者被称为先生以外,先生最大量地被用在教私塾的老师的称呼上,虽然,教书老师不一定道高德望,但相对于被教授的学童来讲,还是学问与资格有余。

    现在天启帝尊杨博士为先生,则承认杨博士的才学再他这个当皇帝之上,须知在朝堂之上能让皇帝叫他一声先生的恐怕没有几个人。现在天启帝叫了,也道歉了,作为一个皇帝,天启帝为自己争取到了应有的名声,一个知错能改的皇帝,无论那些读书人对刚才的事有多么失望,恐怕天启帝一个鞠躬之后就没有人会责备天启帝‘辱贤’之名了,同时也化解了皇太极的釜底抽薪的攻击。

    一个皇帝都遵循圣贤教诲,知错能改,那些大明子民难道就没有容人之量?

    皇太极在一边鼓掌:“大明的皇帝果然是个好皇帝。”他还毕恭毕敬的向天启帝鞠躬,致礼,时时刻刻都将自己放在一个是英雄众英雄的位置。

    在别人眼里皇太极就是一个求才若渴,风度翩翩的孟尝君形象,但是在杨博士的眼里,皇太极的每一次行动都是由目的的,这一次他成功的让天启帝背上一个‘辱贤’的烟锅,只不过让天启帝用真诚的道歉化解了一半威力,倘若天启帝不下来道歉,恐怕皇太极会让间谍四处宣扬,利用杨博士的事四处抹烟,到各种馆,各种堂里面去说书,抹烟皇家,以大明的社会风气,大金大举入侵之时大明将无人才,良将可用。

    釜底抽薪!好毒的计谋。

    当天启帝鞠躬之时,杨博士机灵的下跪装得像一只鹌鹑似得跪伏说:“皇上您这时折杀草民了。”

    本来事要道歉得天启帝连忙说:“先生不必这样,朕是向您道歉的。”

    说罢天启帝真的对跪伏中的杨博士进行三跪九叩之礼,而杨博士也一直跪伏不动。

    无形之中杨博士这招以退为进让天启帝彻底摆脱了辱贤之名,一边的群臣个个跪伏下来大呼皇上英明。

    杨博士心里臭骂:你们的皇上英明没错,只是你们都是猪,一群蠢猪。其实不但你们蠢,老子也是其中之一。

    杨博士自认是谋略高手,谁知道一开始杨博士就败在了皇太极的手中,皇太极成功的利用了杨博士被褥的恼火,一步步将他引诱与他一起起哄让皇家难看。

    这请君入瓮损皇家颜面的的计策要实施须得有几个条件,第一,皇太极背后的力量让大明不敢轻易斩他,第二,实施目标身上的价值让大明要斩他也需要斟酌。第三有一定的实施条件。

    显而易见杨博士都达到了皇太极请君入瓮的要求,第一,杨博士身上的价值很大,谋略、智慧、掌握的击术、都是一等一的,可以左右战争,第二,杨博士与朱暄雅决裂导致杨博士被愤怒遮住眼睛。

    于是皇太极成功的挑起了杨博士对皇家的怒火,一石三鸟,一箭三雕,正中靶心。

    皇太极成功离间了杨博士,成功让天启帝坐实了辱贤之名,釜底抽薪成功,成功的让大明朝廷里的谋臣心寒,让他们想想,杨博士居功至伟还落得如此下场,大明的官场还能混吗?

    这种刃不见血的捅刀,远比打赢萨尔浒之战更恐怖,萨尔浒之战输只输了土地,这刃不见血的攻击,伤的却是大明之本——人才!

    现在天启帝下跪道歉,一代诚君之名又落倒了天启帝脑袋上,只是皇太极那一刀之伤恐怕已经无法挽回。

    “平身吧!”天启帝完成三跪九叩道歉完毕方才站在杨博士身前:“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这是你刚才那番治国言论中以法治国中要表达的意思吧,今天朕想告诉你,大明能做到你的要求,朕很想听听你的高见,那么第三题就是以治国为题,将你们治国的构思说出来,由朕与三位评审一起定夺。不过在这之前,朕要解决杨博士自身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