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人心是会变的-第2/3页



  王承恩在洪承畴等人的簇拥下,进至总督行辕的大堂之内,他也不客气,直奔上首而去,来到香案之后站定,转过身来面对众人,一脸严肃。

  他先是清了清嗓子,才用尖细的嗓音高声说道:“圣旨到,蓟辽总督洪承畴等跪下接旨!”

  “哗啦啦”一阵甲叶震动碰撞的声音传来。

  大殿内黑压压的跪满大明官将,因处于战事前线,自总督洪承畴以下,无论官将皆是披甲在身,他们俯身跪拜之际,甲叶颤动,自是响成了一片。

  王承恩神情威严地宣读过圣旨,内容无非就是勉励诸将,务要阵前效力,驱退鞑虏,上报朝廷,下安黎民。

  并嘉许蓟辽总督洪承畴以下各官诸将之功绩,望再接再厉,一举而退奴贼,今次只先封赏张诚之功,待余者众人此战中的功绩,评定上奏后,再行封赏。

  圣旨宣读完毕后,蓟辽总督洪承畴又领着诸官众将再一次叩谢黄恩浩荡,便即上前双手接过了圣旨。

  而作为此番唯一受到封赏的宣府总兵张诚,也上前跪接了镇朔将军的印信绶带等物,以及御赐的盔甲、宝剑。

  诸事已毕,洪承畴便出言邀请王承恩,参加事前备下的酒宴。

  然王承恩却似乎对酒宴一事,并不甚为关心,他提出趁着天色尚早,要先去看多铎、阿山、鄂硕等人尸首,以及验看那些鞑贼首级。

  洪承畴自然能够理解王承恩忠勤王事的心情,当下也不多言,领着众官将陪他一同来到总督行辕旁的小演武场上。

  王承恩先是看了多铎等几人的尸首,他们身上的伤口都已缝补起来,就连破裂的盔甲都是如此,所以看上去虽然有些恐怖,透着冰冷阴寒之气,但大体还算完整。

  王承恩看过之后,深表满意,尤其是多铎等人身上的那一套鎏金盔甲,极尽奢华,尽显其身份地位的不一般。

  接下来在看过了鞑贼首级后,王承恩脸上的笑容也变得灿烂起来,他如同抚摸珍宝一般,轻抚着这一堆堆的鞑贼首级。

  王承恩嘴里说着:“皇上,大胜,真的是大胜,亘古未有之大胜啊!”

  他语音哽咽,眼中也流出滴滴泪珠,掉落在身前的鞑贼首级之上,此情此景,连陪在一旁的洪承畴都是深受感动。

  张诚更是出言提醒道:“王公,此番大捷,足慰圣心,就算为着今上高兴,也要注意点身体,您一路鞍马劳顿,不若我等先赴酒宴,也好早点歇息。”

  王承恩一把抓住张诚的手,语音略有发颤:“好,好,好。好你个张诚,果然不负圣心,竟然斩杀奴贼伪王多铎,皇上可是高兴得很啊。”

  他就这样牵着张诚的手,一路往总督行辕而回,洪承畴等人也只得在后跟随,竟搭不上一嘴,看得诸位总兵无比羡慕。

  王承恩又轻声对张诚道:“皇上本意是想封你为伯,然诸位阁老却以为骤得高位,恐与国与你都十分不利,极力建言皇上,待你叠获殊功,再行封赏。”

  张诚忙接言道:“张诚一心报效朝廷,为皇上忠心任事,不敢苟求封赏。”

  王承恩虽显得十分从容,但眼神却始终未离开张诚,仔细观察着他的神情变化,这时继续道:“将士们沙场浴血,自是要封赏,不可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他不由握紧了张诚的手道:“你也不可因此而心寒,不惟不可心寒,反而更要阵前用命,奋勇杀敌,如此皇上才好堵住诸位阁臣之口。”

  张诚忙将头略微垂下一些,在王承恩耳边轻声道:“请王公放心,张诚必不负王公,不负圣恩。”

  …………

  松山城内,大明官将齐聚一堂正在庆祝此番长岭山大捷,而清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却个个一脸愁容。

  其实,早在九月初五日,清国皇帝黄台吉便已收到辅国将军巩阿岱、都察院参政盛忠、镶红旗固山额真硕託等人的联名奏报。

  真就是晴天霹雳,犹如平地一声雷般,将黄台吉的美梦彻底击碎!

  原本,内院大学士范文程、希福、刚林等人,为他接连圆解了两个梦境,使得黄台吉对于辽东战事,抱有极大的期望。

  正在满心期待着锦州事毕,一举击溃大明最后的大军,为将来尽收大明国土、民众而努力之际,却等来了西线偷袭杏塔粮道失败的噩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