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选择-第2/3页



  嗯,杨林打伤卜沉的三拳,甚至还抵不过王小桥一枪偷袭打掉他耳朵的威慑力强大。

  中了三拳又不会死,凭借着卜沉强大的筋骨,他还可以振奋精神,再来大战三百回合。

  但是,贴着脸颊,被子弹打掉一只耳朵之后,再接着中了两枪,卜沉深刻的体会到了生命不由自主的恐惧。

  他不得不逃。

  再打下去,谁也杀不了,还很可能会身死。

  这就是王小桥身为一个顶级杀手的震慑力了。

  就算是身受重伤,行动不便,也能给人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人施展不开。

  从本质上来看,这其实是枪的威慑力太强。

  枪。

  比的是谁更快,谁更准。

  当然,还有枪支本身的攻击力。

  这种轻轻松松就能得手的能力,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但世事不尽如人意……

  杨林却发现。

  他其实学不会。

  也不是学不会吧。

  他虽然没有所谓的枪感,但身为一个厉害武夫,手眼身步法,那都是超人一等的。

  无论什么运动项目,他都可以轻易上手,精通。

  一理通而百理明。

  指的就是他这种情况了。

  作为一种普通人都能很快掌握的简单器械,他怎么可能学不会枪法呢?

  但也只能称得上学会,最多称得上一句精通而已。

  想象中那种一枪在手,大杀四方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沮丧的发现,自己最多练得像个厉害枪手,就像现在全世界数万数十万的各国军队一样。

  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打枪这种动作,本来就不需要太高的门槛。

  只要苦练,就算是一头猪,经过海量的子弹堆积,和足够长久的时间,多少年之后,也能练出一手不俗的枪法。

  但也仅此而已了。

  杨林无奈的发现,这名技术,其实还有着上限。

  武器的威力,出手的方式,决定了威力就是那样……

  能开枪不一定打得准,打得准不一定打得死。

  到最后,其实又回归到了原点,那就是赌一赌出手速度,以及神经反应。

  而出手速度和神经反应,一个看个人天赋,二个就看后天练习进步。

  这不就又是回到了习武的最初……练力量,练速度,练神经反应吗?

  体魄越强,精神越强,然后,各方面指数就越是能提高。

  那问题又来了。

  既然身体素质是根本。

  那么,是不是练好了身体素质,当武术练到一定的极限之后,再来掌握枪术,就可以大杀四方了呢?

  答案也是不行。

  术业有专攻。

  不说这世上有天才,各种技艺都能练到巅峰,那是例外中的例外,其实不正常。

  对一般人来说,在一项技艺上面花费时间太久,就会拖了另一项技艺的后腿,永远比不上唯精唯纯对自身实力的提升巨大。

  更何况。

  一个人是有习惯,有身体本能的。

  比如遇袭,比如狭路相逢。

  面对敌人以刀枪或者以拳脚攻击的时候。

  你练的是什么,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什么?

  不能说你练的是枪,练到骨子里,练到本能里,首先出手的还是拳。

  脑子里过一遍,就算只花费十分之一秒的时间转换出手思维,也比人慢了。

  而慢,就是死。

  反倒不如日练拳,月练拳,一辈子练拳的人,不假思索出拳抵抗,那么心神合一,威力强大。

  同样的,你一个练拳的,遇袭了首先第一件事,反而是出枪,比人家的反应就是要慢那么零点几秒。

  这就是区别。

  当然。

  上面其实是废话。

  最最关键的,还是因为……

  练武练拳,杨林有挂。

  而练枪没有。

  他气馁的发现。

  无论自己练枪练得多么精熟,精通得跟一个精锐士兵一样,演武令上面,终于还是没有出现枪法入门,可以提升的提示。

  这很好理解了。

  杨林也大概估摸出了演武令的提升机制。

  从名字也能看出来。

  人家演的是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