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罐头、橡胶与发电机】-第2/3页





    赵瀚还让人试验过玻璃罐头,但依旧只能用软木塞。小小的玻璃罐头瓶盖,其实蕴涵着高科技,目前蒸汽机辅以人工也能打造,但成本高、效率低,远远不如软木塞那么实用。

    最终,罐头还是采用瓷瓶,使用软木塞封口,再淋上一层蜡二次密封。

    一来瓷瓶耐高温,烧煮罐头的时候,不像玻璃那样容易碎裂。

    二来罐头目前的作用,是提供给远洋船只。远洋船队肯定要搞贸易,瓷器属于必带商品。那完全可以制作一种瓷瓶罐头,半路上把里面的东西吃了,靠岸时把剩下的瓷瓶卖掉。

    瓷器是需要层层包装的,防止海上颠簸破碎。

    如果使用玻璃瓶装罐头,也得层层包装,这太占船舱空间了。换成可以贸易的瓷瓶,就能节省大量空间,让货舱同时装商品和食物。

    等于是船员吃了罐头,再把罐头瓶卖给外国老。

    当然,如果航程过于遥远,一般要留一半瓷瓶,把食物烧煮成罐头,返航时又给带回来。

    美洲航线是最适合的,去时中途无法补给,靠吃罐头补充维生素。归途可在夏威夷补给,不需要罐头食品,把瓷瓶全卖了可让利润最大化。

    赵瀚笑道:“朕记得你姓杨,既然参与过罐头研制,可以给大家讲讲是什么原理。”

    杨爽站起来说:“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多肉眼不可见的生物。我们观察过水果、米饭、肉汤、蔬菜的**过程,可能是显微镜倍数还不够,只能看到许多细小的点状物。我们猜测那些点状物,也是某类生物,它导致了食物的**。”

    武将们已经习惯了,这两三年秋猎,皇帝都爱把钦天院带上,总要发出一些奇谈怪论。

    碍于显微镜的倍数限制,钦天院虽然可以观测细菌,但只能看到许多小黑点。他们把细菌跟水熊虫视为同类,认为都是些小虫子,赵瀚也无法强行解释,只说那些黑点如此微小,可能跟水熊虫不是同类生物。

    医生们用显微镜观察病菌,同样只能看到小黑点。然后根据这些黑点的宏观区别,完全瞎蒙是什么病虫(病菌),经常把好几种病菌混为一谈。

    显微镜的倍数,亟待提高!

    至于怎么提高,赵瀚完全不知道,或许还要发展一两百年才行。

    杨爽继续说道:“我们把这种细微生物,唤作微生物。空气中,清水中,到处都有微生物,通过烧煮加热是可以杀死的。因此把食物放进瓷瓶,用软木塞塞好,大火煮沸杀虫,再淋蜡彻底隔绝空气,就能长时间的保存食物。”

    “好!”赵瀚笑着鼓掌。

    正在吃饭的皇室、宫女、侍卫、武将、文官、学者,全都跟着皇帝一起鼓掌。由于现场人数较多,那些隔得远的,根本不知道在说啥,但见大家都在鼓掌,于是也跟着疯狂拍手。

    赵瀚让众人继续用餐,随口问道:“橡胶实验得如何?”

    李铨不仅带回了橡胶树苗和种子,还带回一些已经凝固的天然胶乳。

    负责研究橡胶的皇甫隽,此时正在隔壁桌吃饭,连忙放下快子站起:“回禀陛下,从美洲运到南京,那些胶乳早已凝固,臣等没见过液态的橡胶乳。因此,只能对固态橡胶进行研究。温度高了,橡胶会变软。温度低了,橡胶会变硬。反复多次高温加热橡胶,橡胶会彻底老化,甚至是失去弹性。”

    “就这些?”赵瀚有点不满意。

    皇甫隽无奈道:“陛下,臣等希望能研究还没凝固的橡胶,已经凝固的就只能做冷热实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