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仓颉馆】-第2/3页





    郭宗昌说:“甲骨文该研究,造字先后也该争论。理清了造字顺序,也是在梳理总结甲骨文的辨认方不错!”项元汴同意郭宗昌的观点时之间,两个吵得最凶的人,居然联合起来怼劝架的未慈在旁边听得半懂不懂,只感觉这些人高深莫测,果然翰林院里的学者都很厉害这些人从朱慈炤身边走过,有个年轻人停下来,问道:“新来的?有点眼生。“

    未慈点头说:“新来的。

    年轻人说道:“我叫昌留良,字庄生,今后借书叨扰阁下了。

    朱慈炤问道:“阁下也是翰林院的学者?

    吕留良笑道:“我那点学问哪够?我是金陵大学的研究生,平时不在学校,跟着郭先生研究甲骨文。

    “原来如此,失敬失敬。”朱慈炤连忙拱手吕留良就在这里跟朱慈聊天,他被那帮人吵得头晕。有啥可争执的?现在也争不出个输赢,还不如多研究几个甲骨文,今后用甲骨文的实证来打脸。

    聊着聊着,一个翰林院小更,飞快奔来藏书楼,气喘吁吁道:“又又有甲骨运来!

    众人连忙跑回去,这次足足运来三萝筐其中一些甲骨,让郭宗昌、项元汁等人面面相。这种甲骨,没有龟甲,只有兽骨和兽牙,文字就刻东上面相较于之前的甲骨文,这种甲骨字体更纤细,而且更加原始简单可惜此时没有碳十四检测,否则的话,他们就会知道这种甲骨,比殷墟甲骨还要早一千二百年,时间上大概在龙山文化晚期。

    两种甲骨,一脉相承郭宗昌拿着放大镜说:“此类甲骨,究其文字,必然更加古老,或为三皇五帝时所作。

    “想必如此。”项元汴点头说。

    留良突然来一句:“文字真是仓颉所造耶?

    众人无言。

    也们研究甲骨文多时,已经可以确定,汉字不是仓颜所造,而是一代又一代古人,不停的创造与发展米宗会说道:“各位先生,不如将大家的研究成果,全部整理出来交付《翰林学刊》。且摒弃争论,

    切交给外界评说,然后我等继续做研究好!”郭宗昌首先同意。

    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三兄弟,如今全部都是研究员。

    黄宗羲担任钦天院地理馆副馆长(馆长是顾炎武),同时还在数学馆、天文馆有研究任务。黄宗炎是钦天院数学馆的博士,黄宗会则是翰林院仓颉馆的学士。

    他们三个,并称“京师三黄”

    并且这三兄弟的儿子,一个个全是学霸,今后肯定是个超级学术家族众人商定之后,暂时放下分歧,带着各自的学生,开始整理之前的学术成果。像吕留良这种研究生灵着导师忙得昏天暗地,苦活累活全都是他们在干。

    半月之后,仓颉馆这两年的学术成果,全部摆在翰林院掌管钱谦益面前。

    钱谦益当然知道甲骨文的存在,但他实在太忙了,《明史》正在紧张编撰当中,接下来还有《民始全书》的编撰工作,他哪里顾得上一堆破骨头此时此刻,钱谦益却被震撼的无以复加。

    原来,文字不是仓颉所造,而是历代不断衍化的结果。原来,《说文解字》的一些内容,正确性其实有待商榷。

    甚至通过甲骨文研究,还明白了少数殷商历史,比如某年某月征战、祭祀,还要大量用活人的祭祀列苑钱谦益很想写文章反驳,但事实摆在面前,他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辩想了想,钱谦益奋笔疾书,给皇帝写了一篇贺表。在文章里,他狂日皇帝的马屁示有圣王仁君世,上古文字才会脱土而出,如此而完善华夏历史之脉络,此历朝历代未有之教化壮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