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满清迁都?】-第2/3页



  一段城墙上,卓里克图说道:“父亲,得想办法献城,听说咱们的部众,都被汉军俘虏了。女真这边连粮食都没有,又怎么赢得了?”

  “我已经准备好,今晚你偷偷出城。”善巴说道。

  善巴是兀良哈蒙古的残部首领,十多年前归附后金,十年前被封为镇国公。他们的部落地盘,在几百年后的阜新市,而王廷臣和豪格的骑兵大战,也是在那附近爆发。

  收拾完豪格之后,王廷臣顺手将那里的蒙古部落给平了。

  善巴父子,跟随多尔衮在耀州战败,此时不但失去战马,甚至连士兵都只剩两百多人。城内缺粮,老家被端,他们哪还有心思帮着鞑子守城?

  夜里,善巴悄悄拿出绳索,让部众在旁边望风,拴着儿子的腰吊下城去。

  “干什么?”忽然有人呵斥。

  却是主将祜塞,始终不放心蒙古人,嘱咐亲信随时监督蒙古人驻防的城墙。

  善巴闻言大惊,拔刀大呼:“顾不得许多了,蒙古勒津的勇士们,夺了辽阳献给汉军,到时候我带你们回家!”

  被吊下城墙的卓里克图,连忙解开绳子,朝着护城河方向跑去,他要去大同军那里请求援兵。

  善巴带着两百多蒙古人,全力朝着城楼厮杀,想要下去打开这处城墙。

  “蒙古勒津造反了!”满洲士兵大呼示警。

  驻守另一端城墙的鄂木布楚琥尔,听到喊声惊恐交加。这货是达延汗的曾孙,祖大寿第一次被俘,就是他立下的大功。他的部落,位于善巴的隔壁,也即几百年后的北票市。

  并且,两人的部族,都被视为蒙古勒津人。

  鄂木布楚琥尔的部落,同样被王廷臣扫平。但在此之前,被豪格带兵抢过,是为了搜集粮食、兵器和盔甲。

  鄂木布楚琥尔和麾下士卒,早就不想再坚守辽阳,他们盼着早点回家,看看那里究竟是啥情况。满洲士兵大喊“蒙古勒津”,终于坚定了鄂木布楚琥尔的叛乱决心,当即率部朝着附近的清军杀去。

  两处城墙喊杀声震天,城北的一股汉军旗士卒,干脆也开始跟着造反。

  “南蛮子进城了!南蛮子进城了!”

  城内蓦地有人大呼,却是潜伏在此的大同细作,终于找到机会制造更大混乱。

  祜塞带领亲兵,朝着善巴那边杀去,沿途呼喊:“不要慌乱,不要慌乱,各自守住城墙!”

  然而,城内守军早已是惊弓之鸟,而且都知道军粮已经不多了。

  城东方向,竟然有一股八旗军,打开城门直接开溜。他们的老家,在辽长城外的大山之中,如今只想回到家乡渔猎,不愿再跟大同军拼死作战。

  “砰砰砰砰!”

  这是代善编练的火器部队,由祜塞统领着坚守辽阳城,此刻朝着叛乱的蒙古人放排枪。

  率先起事的善巴,由于冲锋在前,被一顿乱枪给打死。

  平息善巴叛乱之后,祜塞又去镇压鄂木布楚琥尔。但后者非常聪明,没有继续攻击清军,而是率部窜进城内街巷,沿途高呼南蛮子进城,想把城里彻底搅乱了再说。

  “公爷,东城的城门全开了,好多八旗勇士在逃跑!”

  祜塞闻言愣了愣,看着一团糟的城防,愤懑道:“这里守不得了,快随我回盛京去!”

  守城主将祜塞,竟然也离开城墙,带着亲兵弃城而逃。

  大同军营。

  卓里克图跪在地上哭喊:“将军,请速速发兵,再晚我父亲就死了!”

  李正已经在调派兵马,当大同军出营时,辽阳城早就乱成一锅粥。龙骑兵迅速奔至城外,只见大量清军弃城逃跑,这种情况都不用攻城了,直接骑马追杀溃兵便是。

  满清总共只剩两万多兵力,辽阳城就占了四分之一,兵器甲胄更是占了一半。

  谁又能料到,一仗未打,直接崩溃。

  大概两千多鞑子成功逃走,但他们没有逃去沈阳,而是直接逃回各自的老家。

  “父亲!”

  卓里克图寻到老爹的尸体,趴在那儿嚎啕大哭。

  李正撇撇嘴,心里直呼活该。

  这些蒙古勒津人,很早就投靠后金,次次入关劫掠都有他们的份,手上不知沾了多少汉人的鲜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