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别有深意-第2/3页



  至于这个彭城伯张瑾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初代彭城伯张麒却生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女儿,她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元配,诚孝张皇后。

  张皇后历经三朝,是当今皇帝明英宗的祖母,也是大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英宗继位时候年幼,实际上就是由张皇后联合内阁“三杨”把持朝政,为正统朝初期的朝政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压制了诸如王振这样的宦官干政。

  只可惜在正统七年张皇后崩逝,摄政的“三杨”也老的老,死的死,朝中已经没有能压制宦官的力量了。最终明英宗才肆意开浪,一波平A上去干瓦刺蒙古,结果自己被沦为阶下囚。

  沈忆宸从来都不是什么矫情之人,既然现在有需求,而成国公朱勇又主动提出来帮助,他也非常干脆的拱手道:“谢公爷。”

  “你下去吧。”

  “是。”

  沈忆宸拱手告退,走出正堂的时候,一直守候在门外的吴管家也迎了上来。

  “沈公子,这是公府的令牌,你以后就可以随意进出了。”

  说罢,吴管家递过来一块刻有朱字,并且上面有着成国公家族印记的木牌。

  接过这块公府令牌,沈忆宸拿在手中看了几秒,从小到大就算在成国公府外院家塾进学,自己都始终没有得到过这张真正的成国公府“通行证”,没想到现在却拥有了。

  看着沈忆宸打量公府令牌,吴管家嘴角露出一抹深意笑容,然后继续说道:“沈公子,我马上就让下人去打扫下西厢别院,你如若还需要什么物品,可以一并去采购。”

  “吴管家客气了,不必这么麻烦。”

  “不麻烦,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人就这么走到了偏厢房,阿牛此刻正百般无聊,看到沈忆宸出来了,立马迎了上去。

  “宸哥,怎么样,公爷与你说了些什么?”

  “没什么,就是勉励几句乡试备考,另外就是我们日后可能得住在成国公府了。”

  听到这句会住在成国公府,阿牛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一脸兴奋的贴近沈忆宸说道:“宸哥,住进成国公府是不是意味着公爷让你入宗谱,这下算是认祖归宗了?”

  对于沈忆宸入宗谱这件事情,不单单是母亲沈氏的期盼,同样左邻右舍也在关注着。

  毕竟在这些古人的思维里面,入宗谱有个家族归宿,称得上人生一等一的大事情,更何况沈忆宸入的还是成国公宗谱。

  “不说这些了,先回会馆收拾下东西吧。”

  沈忆宸不想与阿牛深谈入宗谱的事情,更不想当着吴管家的面说这些。

  “好的,宸哥。”

  就这样,沈忆宸与阿牛两人走出成国公府,准备返回应天会馆把行李什么的取过来。

  吴管家一路送到门口,挥手告别之际,他看着沈忆宸,终于忍不住说道:“沈公子,其实公爷比想象中还要看重你,至少二公子朱佶的科举道路,公爷从未如此上心过。”

  沈忆宸不明白为何吴管家会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不过身为公府管家,那么对方一定非常了解朱勇。

  所以沈忆宸回了句:“那是因为我现在展现出比朱佶更大的潜力吗?”

  “是,但也不完全是。”

  “那其他是因为什么?”

  “在下不知,只有公爷自己才清楚。”

  “谢过吴管家,告辞。”

  沈忆宸没精力去探讨朱勇的内心所想,他目前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慢走。”

  回到会馆,沈忆宸看到许逢原正无精打采的坐在大厅,丝毫没有昨天晚上那份自来熟的活力。

  抱着自己马上就要离开的心态,沈忆宸走过去打了声招呼,顺便告别一下。

  “许兄,是昨夜宿醉还未醒酒吗?”

  看到沈忆宸过来,许逢原眼神亮了一下,不过很快叹息着摇了摇头回道:“是因为家父的生意。”

  “喔,那许兄是否方便告知一二。”

  如果说政治上沈忆宸还有些幼稚的话,经济上的水平他可领先于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毕竟明代连最基础的资本主义萌芽都还没有展开,后世都开始聊共CHAN主义了。

  “家父是江西商贩,主要以瓷器桑蚕营生为主,今年浙江福建两地大水,再加上地界不太平,收成与售卖量都不是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