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还钱



  第221章还钱

  几个男知青手忙脚乱的点上蜡烛,江建国进了屋里。

  看着炕上的三个男知青。

  顾杰走了他们这边还宽裕一点。

  “你们睡,你们睡,我就在这里凑合一晚上。”

  刘斌光着膀子跳下炕,把门关上。

  “江叔叔,这边儿我们都已经给您腾好了,被褥也铺好了,小小提前就跟我们打过招呼,您睡吧,要不要烫烫脚?我给您倒点热水去。”

  到底是江小小的父亲,他们自然多了几分热情。

  江建国急忙拒绝,“不用,不用,你们快歇着。咱们还是赶紧睡吧,别扰了你们,明天还要上工。”

  刘斌他们几个也没多说说废话,明天的确要上工,谁也干的活儿不轻省。

  江建国躺在炕上。

  翻来覆去睡不着。

  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才算睡着,可是刚睡着,一会儿就听到身边的男知青响动。

  虽然人家轻手轻脚,可是江建国还是被吵醒了。

  看了看窗子外面,天还没亮,知青们这么早就起身。

  刘斌一看江建国醒了,急忙说道。

  “江叔叔,我们要下地上工了。饭菜就搁在厨房的锅里,您一会儿起身就能吃。”

  几个人急急忙忙的出了门。

  听着外面很快喧闹的声音消失,知道知青们都去上工了。

  江建国也睡不着了,齐了身,洗了把脸。

  掀开厨房上面锅盖,果然锅里用水温着一碗玉米面儿粥,还有一个鸡蛋,外加一个窝头。

  桌子上摆着一碗切好的咸菜丝。

  想也知道,这个鸡蛋估计是闺女特意给自己加餐。

  一顿饭吃完,他心里下定了决心。

  吃完饭,他就直接往生产队里走。

  往坡下走了没两步就碰到吴淑华和罗家两口子,没看到江咏梅和罗士信。

  吴淑华看丈夫的脸色就知道,昨天的那股怒气应该已经缓和,再加上她跟丈夫生活这么多年。

  怎么不知道江建国是个什么人?

  在外面只要维系了面子,江建国是不会给她没脸的,私下里再哄哄江建国,这事情很容易就过去。

  “老江有,咏梅和士信去县里领结婚证去,中午回来,我和老罗两口子商量一下,准备在家里摆上一桌。到时候请生产队长,村里的会计支书,还有小小,都是咱们自己人过来热闹一下。”

  江建国一听这个,脸色一沉。

  “亲家,不是我说,咱们现在到了村儿里,大家明知道现在正是最艰难的岁月,艰苦朴素是咱们的风格。咱们就算是在厂里人们结婚,也不过就是唱个歌儿宣个誓就完了。

  更何况这是农场,在这里摆什么酒席呀?让别人知道,还当咱们不尊重领导,有不正确的思想。为了两个孩子以后好,我觉得咱们也不应该这么铺张浪费。”

  江建国这话一出,罗家两口子也不由得沉思起来。

  的确,村儿里和他们厂里不一样,现在这个年月人人自己心里都有一杆秤。

  做事的时候都很谨慎,生怕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引出了麻烦,可是刚才和吴淑华那么一说。

  大家自然是想着两个孩子都是各自父母手心里的宝,就这么结了婚也让他们心里有点儿过意不去。

  要是回了城的话,父母两个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儿子就这么寒酸的结婚。

  起码要收拾收拾房子,准备一些结婚的东西,哪像现在这么尴尬。

  才想着暗地里热闹热闹,反正也没人知道。

  请生产队长和支书,会计他们来,也是他们商量的结果。

  毕竟以后这两个孩子还得在生产,队长支书他们手底下干活儿,现在把人家生产队长他们打对好了,起码也得两个孩子铺条路。

  可是现在听江建国这么一说,两口子心里也有点儿犯嘀咕。

  万一一个不小心,这件事反而成了弊病。

  有时候事情少做少说反而是件好事。

  两口子立马点点头。

  “老江说的对,这件事情我们还是考虑不周。的确,咱们应该坚持艰苦朴素的传统,两个孩子领证回来。咱们就说说话,再说了请了假也得赶紧回去,不能耽误孩子们上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