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行安排



  嬴政和古寻一番话说下来,可谓是云山雾绕的,似乎是谈妥了条件,但既没个确切结果,也没有约束条件。

  但就是谈妥了。

  嬴政没多留古寻,便打发他出宫去了。

  至于在朝会上古寻所说有关赵国战事的看法,嬴政更是提都没提一句。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若说这事不要紧,那当然不可能,但是事已至此,嬴政没什么好和古寻说的了。

  李牧大军不日就要和桓齮交手,不打是不可能,不仅嬴政不能接受古寻的建议,朝堂诸臣,乃至于千里之外,远在赵国境内的桓齮及其麾下十万将士,都不会愿意接受这个建议。

  军功啊,军功,秦国上下,就没谁能拒绝这两个字。

  古寻也不在意桓齮兵败与否,那不是他该操心的事,况且想操也没得办法。

  齐王建的事谈妥,他也就潇潇洒洒的离开章台宫,自回府去了。

  他回去还得研究一下,齐王建的事,具体该怎么办,是干脆堂皇行之,震慑住那些心怀叵测的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还是……挖个坑,布个局,坑对方一手?

  前者省事,而后者则更有意思些……

  ………………

  昌平君府邸,他正和自己兄弟昌文君熊颠商议事,商议的也是齐王建的事。

  熊启也是希望齐王建死在秦国的。

  原本他计划让田光安排一批农家的高手参与进这件事里,可惜农家却让古寻好一通折腾,现在在秦国境内的农家势力已经难以为继了,再勉强插手这次行动的话……仍然可以做,就是没什么意义了,力量太弱小。

  但是让熊启就这么彻底放弃这个绝好的机会,他也不愿意。

  所以,他还有计划。

  “都办妥了吗?”熊启端着茶杯,轻呷一口,氤氲的水汽升腾而起,遮住了他的眼睛。

  熊颠坐在他对面,沉稳的点点头,“刚刚好,险些来不及了。”

  “那就好啊。”熊启点点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熊颠却神色迟疑的问道,“兄长,刺杀一国之君,何其困难,咱们有必要将珍贵的人手浪费在此事上吗?”

  熊颠风格颇肖熊启这位异母兄长,办事务求稳妥,滴水不漏,不过相比熊启他有时候却显得过分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不过他今日的顾虑倒也算不得杞人忧天,古往今来,除了闹得国将不国的昏庸君王以外,有几个国君会被刺杀而死?

  真当天底下都是专诸,庆忌之流吗?

  像齐王建这般往他国朝拜者,也不知凡几,出事的又有几个?

  大多还都是因为出使国起了歪心思,比如说……某楚怀王。

  眼下农家无暇他顾,想要插手此事,必须动用熊启手里的底牌了。

  这些牌,价值都不低,用处很广,一旦刺杀之事不成,动用的人手就全浪费了,而且事后八成还会惹来许多无谓的麻烦。

  届时,收拾首尾又是一桩头疼事,风险不低。

  熊启对于自己兄弟的质疑并不意外,他本人也是深思熟虑,思量许久之后才下定决心掺和上一手的,不过不是因为他对此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把握。

  “为兄知道,不过这事干系重大,还是值得冒些风险的。”

  “况且咱们的人手到底和别的势力不同,大可以先作壁上观,若势头不对便不插手就是,他们也不是傻的,心中想必能做好决断。”

  “可是……”得了熊启的安抚,熊颠仍旧不太放心,眉头紧锁着,“宫里那位不知道暗地里做出了什么准备,敌情不明可是兵家大忌啊。”

  “况且还有国师……他也不能不防啊。”

  “不用担心。”熊启神情沉着,摆了摆手,示意熊颠不要太过忧虑,“你能想到的,旁人也不会坐视不管,古寻……且见分晓吧。”

  “至于宫中那位,倒是确实麻烦,但既然他顾及秦国脸面没有亲自出手,最后也不过是各凭手段罢了,他不是好相与的,旁人也一样。”

  “……嗯。”熊颠还是面带忧色,但熊启话说到这份上,他也不可能非得去悖逆兄长的意思。

  ………………

  古寻回府之后,没有闲着,立刻联系了守在自己府邸外的影密卫的人手,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章邯来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