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陆船闸



  礼物是妫鱼送来的。

  原来妫鱼知道使团的船在离开平原都水域的时候,会在当地进行一次补给,便托平原左都大夫崔青圭的关系,在使船的补给中塞了一个小箱子,专门给田籍的。

  阡河北段途经平原都,距离平原城最近时,不过五十里。

  只可惜使团行程紧凑,田籍不好下船,也算是过家门而不入了。

  田籍回不去,妫鱼也不方便来,只好托人寄送物件

  打开小箱,里面整齐的叠放了两套新做的夏衣,一个馥郁的香囊。

  这下面,还用布包了整整半箱的“鱼馆主”特制的辟谷药方。

  这药方的基础,是妫鱼为田籍和田恕专门合出来的大补气血方子,虽然经过田籍、阿桃试吃,改进不少,但大体上还是保留了补气血的功效。

  而且对田籍的药效尤为明显。

  虽然如今田籍已经到达秩二体质的上限,不需要再药补了,但作为疲惫时快速补充体力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田籍很是恶趣味地向妫鱼建议,为此方取名“食力佳”,也即“食之,则力气佳”的意思。

  反正成品是黑糊糊一坨的,既视感很强。

  “我随使团南行,沿途各处补给不断,哪会愁吃愁穿呢?”田籍看着箱中满满当当的衣食,不禁摇头失笑。

  话虽如此,他还是将小箱珍而重之地放在自己的行李当中。

  ……

  进入高陆都后,行船速度大大放缓。

  高陆多山,地势高耸,南北两段阡河皆发源于此。

  其实最初的时候,南北二阡,根本不是同一条河。

  北阡河水势大,汇入平原都形成广袤水网;而南阡河水少而短,只能算小水沟。

  最后是吕齐花了数十年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南阡开凿成运河,同时在高陆都的源头处,将南北两阡水网强行打通,这才有了如今一阡贯通南北三齐之地的水路便利,有了数十年后南阡富于北阡的“莫欺少年穷”。

  而具体到高陆都的这一段河道,因为地势崎岖高耸,不少地方河道落差较大,根本就是瀑布一般的存在。

  为了让船能通过这些大落差的地方,河道上修建了层层抬高的分段船闸。

  外来船只来到这里,每走一段相对平坦的水道,就会迎来一道船闸,通过船闸内临时水位调节,将船抬升到上游,或者下游的河道平面上。

  据皇子胜介绍,高陆都水道上,足足有二十多道船闸,这无疑极大地拖慢了行船速度。

  可即便如此,这还是比在陆路翻山越岭,要快上不少。

  何况使团大军行进,在山野中补给也不方便。

  ……

  因为邹平如狗皮膏药般守着姒弱,皇子胜的撩妹计划毫无进展。

  不过随着船进入高陆的一道道船闸后,他终于找到了机会。

  原来楼船体积太大,通过船闸比较麻烦,往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随着地势越来越高,耗费的时间只增不减。

  于是早就在船上待得腻乏的年轻贵族子弟们,纷纷趁着船过闸的无聊等待时间,上岸踏青放松。

  而皇子胜乘机提议在沿岸山野中,分组比试狩猎。

  他私下得意地跟田籍说,只要在分组名单中稍动些心思,就有机会跟姚弱美女单独相处了。

  至少能支开那个寸步不离的门神邹平。

  当然,明面上的理由,肯定冠冕堂皇的:四时郊猎,是大齐各地贵族的普遍传统,临海的贵族们也不例外。

  这次大家随团出使,参加不了官府组织的郊猎,便在这里小规模搞一下,以示不忘本。

  顺便也能考校一下使团中年轻子弟的本事,让正使邹无知大人品评一番。

  这自然得到众人一致赞成。

  毕竟很多人参加使团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邹无知的一评,以求一朝扬名。

  ……

  皇子胜作为副使,大义凛然地接过了安排分组的大权。

  然后,毫无意外地,他与姚弱分到了一组,身边其他组员,也全都是自己人。

  甚至邹平那里,他还很体贴地给对方安排了一名娇滴滴的贵族小美女,不求前者移情别恋——当然那样更好——但后者出于男子或贵族面子考虑,总归照顾一下弱小女队友,这样就没闲工夫来打扰他跟姚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