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长留山的战书-第2/3页



  于长镜面色阴沉。

  “这怎么可能?”

  几人顿时哗然。

  龙渊道地处边疆,比邻流积山这三家必争之地,四百年来武风皆盛,云州虽无因青州兵名动天下的青州。

  可其武风尤其盛。

  不说行伍江湖,即便是民间的口角之争,都多半会动刀兵。

  因此,云州武林,在往年,可都还压着青州武林的,三十年一次的龙渊道三州论武,云州可还拔过头筹。

  “你们只知道徐文纪从区区小城捕头爬到了中枢,位列一品,却不知他凭借什么入的朝堂。”

  于长镜眸光闪烁。

  历朝历代的泥腿子,都很难出头,如大明太祖这般,简直是奇迹,亘古未有。

  于长镜从边荒小城走入中枢,同样也是奇迹!

  要知道,名门大家出身,又拜师天下大儒的聂文洞,都还没能走进中枢呢。

  “这……”

  几人面面相觑,心中都隐隐有些后悔了。

  我们问你为什么要和朝廷作对,你说什么徐文纪?

  心中腹诽不已,但还是硬着头皮问了一句:

  “为什么?”

  “他用了十五年,将云州所有势力,所有人,全都登录在册……且,将原本只在和尚道士头上的度牒,用到了我们身上……”

  说到此处,于长镜的语气都有些飘忽起来:

  “地龙山庄执云州武林之牛耳,可七年前我去之时,他们门中,年纪最小的,都已然年近三十……”

  云州之行,他大开眼界。

  徐文纪在云州做下的事,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他不知得了朝堂上哪位大人物的允诺,生生将他上书的治国十方中的数条,在云州全部实施了。

  包括不限于‘度牒’‘均田’‘人口大清查’。

  以至于如今的运转,上至世家门阀,下至乡绅豪强,无不恨其入骨。

  原本坐拥千顷田,鞭打百家奴的几大门阀,都已入了土,侥幸逃过清算的,也再无曾经的风光。

  云州的绿林道,江湖宗门更是大败亏输,被人断了根。

  度牒?

  其余人都愣了一下,旋即身子有些发寒。

  若宗门、帮派收录门人弟子都需要经过朝廷允许,那可不距离消亡不久了……

  “你们真以为,是冀龙山的聚义,引来的徐文纪吗?”

  于长镜深吸一口气:

  “是因为徐文纪要来,才有了冀龙山的聚义长留!”

  话至此处,其余几人心头一禀,隐隐猜测到了什么,彼此面面相觑,却不再质疑什么了。

  于长镜见此,心中方才点头。

  随口交代了几句,就只带了一人随行,走进了云雾瘴气缭绕下,好似仙山福地一般的长留山脉。

  ……

  ……

  长留山,终年云雾不散。

  崎岖的山路自然拦不住于长镜的脚步,他轻车熟路的翻过一座座山林,正午刚过,就来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座被群山环绕的险峰,周遭多是布满青苔的断崖,仅有一条似乎专门开凿出来,较为平整的山路直通向半山腰隐约可见的关隘。

  此时,这条山路上正有着一辆辆马车行驰着,一眼望去,不见头尾,不知多少。

  “看来,我来的算是晚的了……”

  于长镜微微一笑。

  身后的青年刀客却有些愣神了:“这些是……”

  “自然是该来的。”

  于长镜淡淡一笑:

  “周师弟,你该不会以为助拳长留是师兄自作主张吧?”

  “难道?”

  周星云心头‘咯噔’一声。

  于长镜也不多说,轻车熟路的上了山,途径关隘也不受阻拦,好似很熟悉一般与值守的悍匪打着招呼。

  周星云看的发懵,更有些发虚。

  半年前,锦衣卫以通贼之名问罪他们,他心中还不服气,此时看来,门中与绿林道上这些贼寇的关系,只怕是很深了。

  不是陆鸣、陆万川几人,而是……

  周星云阵阵发虚,走入这青州闻名的大贼窝更是诸多不适,不敢看也不敢说。

  却也心惊于此山的易守难攻,诸多修葺更类似军中风格,只怕也是有着高人指点。

  而那一辆辆马车上,更时有阵阵金铁碰撞之音,偶有大风掀起车上盖布,更可见其中摆放整齐的刀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