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心理分析(求首订~)-第2/2页



    江浩没有说话,点了点头,主路上的车辆还是很多的,想要调查这几个路口的车辆,难度也是很大的。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一个大活人,突然死掉了,没人报警,也没有人寻找?这真的太奇怪了!

    “那个水果店在哪?我们去问问吧!”

    现场江浩看了一遍,自己的技能也没能发挥出什么作用,还是再去水果店了解一下情况。

    赶到最近的那家水果店的时候,发现门口已经有了一辆警车了,估计是苏警官的同事已经在现场调查了,苏警官看向江浩,意思是我们还下车吗?

    既然已经有人在里面了,江浩也就没打算下去,而是打开了之前自己随身带的,那张划过圈的地图,看了起来,学过一点犯罪心里学的江浩开始把自己代入到一个杀人犯的心理。

    尸体穿着睡衣,显然是在室内,身上除了截肢的伤痕以及颈部的勒痕外,没有其他搏斗痕迹,颈部的勒痕疑似用绳勒至死,能在嫌疑人没有任何反抗的状态下,用绳把人勒死,可能受害人应该是在睡梦中。

    那就可能是夫妻、情侣或者情人关系,第一案发现场肯定是在室内,那么通过假设:

    受害者住在a点,水果店是b点,那么抛尸点就是c点,a点和b点应该是最近的,女孩子喜欢吃水果,所以这不可能舍近求远,那么ab之间取最近。

    江浩在地图上寻找符合这一条件的居住区和水果店,在那几个符合要求的地方做了记号。

    其次c点的位置就很关键,c点不能太近,太近了嫌疑人没有安全感,可又不能太远,太远了地理位置不熟。杀人抛尸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那么这个地方就要求嫌疑人偶尔来休闲放松过,或者情侣之间散步来过,地方熟,那么......

    苏丽看到江浩盯着地图一言不发,也不说下车,也不说去其他地方,于是把车子靠边熄了火,没有打扰江浩的思考,而是下车去到水果店和里面的同事打了个招呼,了解走访的情况。

    江浩在几十种可能中寻找最大的可能,在自己脑海中重新过滤了哪种可能最小,反复的排版过滤。

    要不是江浩有技能加持的大脑,可以超频工作,还真不一定能处理这么大的信息流。

    而且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算法能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可以帮着分析犯罪心理学。

    统计完成后,留下三种可能性最大的三种位置排版,并按高低做了排列。

    “我想到了,我们先去玉华路的那家水果店。”

    江浩清醒过来后,发现苏警官已经下去了,就准备下去叫她,一起出发,先去玉华路。

    7017k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