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强索军饷-第2/3页





    大西军打粮食,刚刚占领重庆的明将曾英部也是如此,大家最初跟随曾英出来再起义,就是希望混口饭吃,为了吃饭,曾英登高一呼,数万人景随。

    经过三个月鏖战,四川巡抚马乾、参政刘鳞长、总兵曾英部终于占领重庆,但经过大西军这一年折腾,重庆早无当日之富庶,土地荒废,民众抛荒忒别严重。

    刚刚占领重庆的曾英没有钱粮奖赏这些有功之臣,这些人一个个认为自己有大功于大明,看到上面不能奖赏,很多人开始劫掠乡中富户。

    现在各部缺粮,打探忠义军有余粮,派出参政刘鳞长、参将李占春绕过合州来到顺庆府城,拿出巡抚衙门的公文,要求拨付一万担粮食。

    坐在上首,看参政刘鳞长、参将李占春一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样子,仿佛明白无误的告诉大家,忠义军是大明的忠义军,顺庆府是大明的顺庆府,现在巡抚衙门发出公文借调粮食,大家就应该无条件的服从。

    手里揣摩着公文,杨麟面露难色,御史出身的钱邦芑就坐卧不住了,拱手道:“大人,这里有巡抚衙门的公文,刘参政、李参将都是朝廷命官,两人所说无误,我们就将军粮结给他们吧。”

    杨麟面色更加难看了,指着眼前地图道:“经过多番积累,我军是积累一点粮草,但本将准备用着征伐土暴子用,准备用着讨伐流寇用啊。

    钱监军、刘参政、李参将,大家都是带兵打仗之人,当然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吧。”

    刘鳞长微微一怔,摇头道:“杨知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世俗皆知,何况我在座诸公。大家常说知府大人常常另辟蹊径,我等愿意洗耳恭听。”

    杨麟呵呵笑了笑,摊开手臂道:“刘参政过谦了,只不过有感而发而已。当年在王朝阳军中,各部欠饷,最后酿成兵变之祸。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并不仅仅是说打仗的时候要保护粮草,更重要的是强调军民关系啊。

    如果一地赋税甚少,而主事者居然不自知而疯狂扩军,最后必然穷兵黩武,祸害百姓啊。

    忠义军目前控制顺庆九县、潼川州一县、达州两县,如今忠义军不过十营兵马,加上军械辎重人员也不过六千之众而已。”

    李占春一听,感到颇为惊讶,叫嚷道:“杨麟,你,你一府之地养六千之众就多了?我重庆一府之地养军五万之众,当然粮食不足啊。

    杨麟,巡抚衙门公文在此,你难道想抗命不是?”

    杨麟没有说话,旁边高级参议殷承柞开始说话了,看着盛气凌人的李占春,不屑道:你部虽有五万之众,但乌合之众又有什么用呢?

    你们五万之众,真正能战的不过万余之众而已,你们很多兵马可能与乡野民团没有多大差异。

    我忠义军虽然目前只有六千之众,但是实打实的数字,不像很多将那些家眷,将老弱残兵全部算到内。

    如果真的要穷兵黩武的话,我一个乡就有百余民军,每个县就有千余民团,如此只是加上地方民团,我忠义军就有两万之数,若再将大家家眷加在里面,那并不比你们少啊。”

    李占春颇为恼火,双手紧按刀柄道:“杨麟,你,你是不是反了,巡抚衙门公文在此,难道你想抗命不从?”

    看到李占春准备来硬的,周围护卫也纷纷紧按刀柄,有的更是挡在前面。

    杨麟大笑,喝退众人,手按大刀长身而起。

    钱邦芑、刘鳞长也连连劝诫,让双方消消火气,为了关系搞僵,更是令人将李占春拉下大堂,一个劲劝要冷静。

    杨麟终于反应过来,看着众人,摇头道:“各位,这个李占春欺人太甚,他明明欺负本将军年幼可欺,想用强的。

    如果大家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友军全部如此强硬,如此不需要流寇、后金来打,我们自己就打起来了,这样,难道不是亲痛仇快啊。”

    刘鳞长叹息不已,连连作揖道:“杨汝贞杨大人,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大军缺粮,而大人为政一方,政绩颇佳。

    虽然身处乱世,但民众安居乐业,大家就是冲着大人官誉前来借粮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