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前途茫茫 何去何从?-第2/3页





    在北面,则是退居巴州的土暴子黄龙、袁韬等人,虽然其部多次为我军所败,但双方已经势同水火,不能兵力。

    在西面西充,流寇王继业率部驻守于此,随时可能配合流寇大军包抄我军。

    在西南面,则是占据潼川州的张定国部,南面则是正在攻打合州的张文秀部。

    除此之外,就是与其他各部比较,义勇军施行精兵策略,所部不过步军7营骑兵1营水军1营,全军上下也不过五千余人,反观其他各部动辄数万,显得兵微将寡,势力弱小。

    钱邦芑连连揩掉脸上的汗珠,问道:“大人,时至今日,老夫才明白我们处境艰难啊。

    前途茫茫,何去何从?

    为今之计,大人将如何破解这其中危局呢?”

    杨麟笑了笑,当即令军中参谋马鸣銮、亲兵大队长王树极、王皋、樊明文等人巡视各地,检查保安大队组建、训练情况。

    令钱邦芑前往广安州千户所,盘查被卫所千总、百总侵占的土地。

    令范文光清理地方赋税,防止官员贪污受贿。

    令赵司炫、仪陇知县黄辉一道在各选选举乡绅,建立乡绅会议。

    而自己则驻节顺庆府城,日夜督导军官训练营中将领学习,不时前往各个军营以进行作战演练。

    先说马鸣銮、王树极、王皋、樊明文等人领命之后,各自从军中取得文书,骑上战马,带上一个小队护兵,前往各县巡视。

    这地方保安大队是杨麟根据前世民兵组织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保安组织,由各县兵房出面,以乡为单位,每个村出十个壮丁,村长为小队长,乡长为百长,组建乡民保安大队。

    大家农忙时在家耕作,农闲时训练,若遇到流寇、土暴子犯境,或者掩护村民撤退,保卫村民安全,或者退入城内,力保县城不失。

    所有被遴选进保安队的,免除当年劳役。

    现在蓬州各县各乡已经建立了这种基层保安组织,其他各县都需要在这六七两月农闲时间组建完成组建.

    王树极在路上走了三天,这天到达深受土暴子祸害的东乡县,来到官府拜见知县王日孟,在核对公文无误之后,王日孟叫来兵房书办刘大河、攒点王三麻,简单报告了一番东乡县地方保安大队组建情况。

    刘大河是秀才出身,原来在乡中教书,这次义勇军光复东乡县城之后谋得书房书办职务,谢谢东西没有什么,但论起行军打仗,完全是门外汉。

    而王三麻则不一样,王三麻本在军中担任小队长,官军攻打土暴子的时候王三麻冲锋在前,但不幸被落石所伤,而成为瘸子落下残疾。

    过去士农工商兵,兵士在最末等,即便战死之后还要家里出人补丁。

    王三麻是募兵而来,但这样也只是自求多福。

    看到自己走路一瘸一瘸的,王三麻正在发愁的时候,被营部亲兵叫到把总姚崇烈那里,看走路一瘸一瘸的,姚崇烈先是取笑一番,然后告诉他好消息。

    按照大人的意思,战场立功身体残疾而可能造成未来生活困难的,战后统一分配到地方,根据其战功与在军队职务,分配一定官职。

    王三麻在军中是小队长,再加上战场斩杀两个土暴子,因此才分得这个兵房攒点职务。

    年初府城发出公文,要求各地组建地方保安大队,以为义勇军打探情报,保卫地方安宁。

    兵房书吏刘大河秀才出身,为人拖沓,一派文士作风,对组建地方保安大队只是应付,到各乡看了看,要求各村各乡提出人选,简单训练半天之后,保安大队组建就算完成。

    行武出身的王三麻知道这样不行,每天瘸着腿前往各乡,督促各村出任,各项定期训练,但自己不过是一个攒点,下面的乡长、村长根本不理会。

    如此几个月功夫,才训练完成三个大队。

    而这三个乡乡长为何如此热衷,主要是因为土暴子作乱的时候,曾经在乡里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乡民当时颇为义愤,但因为对方手中有刀,明晃晃的,而村民手中只有锄头,根本不能力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