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参军入伍-第2/3页





    两兄弟放下竹子等待卖家功夫,突然听到前面锣鼓声阵阵,一个公差在前面打锣十余个全身铠甲的兵丁齐声高喝道:“招兵了,招兵了,蓬州守御千户杨麟杨大人招募亲军勇士,有愿意者前往报名,等待考核。”

    旁边一个四五十岁的穷秀才摇了摇头,苦笑道:“刚刚赶跑土暴子,难道又要打仗了?”

    一个百总(大队长)模样的人笑道:“土暴子虽然赶跑了,但还是盘踞在巴州达州境内啊,杨千总守土有责,准备训练新军,到时候带领我们剿灭土暴子建功立业,大家好荫妻封子啊。”

    荫妻封子?这些兵丁也太自不量力了,一个武夫什么荫妻封子,自己苦读半辈子书还不能养家糊口,这秀才一听就是火大,当即搬出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谚语。

    几个兵丁脸色大变,杨成强压住内心怒火说道:“秦朝建立二十爵位制,只要战场杀敌立功的,哪怕是奴仆出身也给予封赏,奖励土地。

    我蓬州兵为地方里兵,不能什么其他大的封赏,但大人可是为兄弟们着想。

    只要考核合格的,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间每天4文铜钱,试用期合格每天5文铜钱。大家想想,乡下普通学徒一天也不过3-4文铜钱,大师傅也不过4-6文铜钱。

    战场立功除了正常奖励之外,受伤或者年老退役的,大人也为大家谋划好的去处?”

    秦汉以降军队退役的,很少有什么补助,如此常常散兵游勇为祸地方,现在听到立功将士有奖赏,大家感到奇怪连声追问。

    看大家一个个急切的样子,杨成连番解释,只要战场立下二等功,或者干到中队长职务退役的,官府优先培训退役后可在地方做公差,好的甚至做都头。

    听到县里王班头过去不过是一个中队长,集市上张老爹(对公差尊称)不过是一介普通兵丁,这可是大家想都不敢想光宗耀祖的好差事(武大郎也常向大家夸耀其弟弟武松为衙门班头),现在听到一切都不太遥远,集市上众多小伙子跃跃欲试可想而知。、、

    想到每天起早贪黑拼死拼活的也赚不到几文钱,王皋不顾兄长阻扰放下卖竹子活计来到报名处。

    大家排成一排先登记,一个戴着头盔,穿着棉甲,腰上插着一把大刀的汉子轻言细语的询问姓名,年龄,住址,家人等情况。

    过去朝廷多为卫所兵,大明承平两百余年,经济上受到官府、卫所双层剥削,一个个需要自备器械铠甲,在经济上比普通农户还不如。

    自洪武末年开始,不忍受政治上、经济上歧视剥削,各地卫所军户不断逃亡,各地大小百总千总什么的为了补齐人数,常常抓一些地痞无赖流氓充数,严重损坏卫所兵战斗力,也影响卫所兵形象。

    与那些猥琐卫所兵不同,这几个兵丁完全不一样,可以说铠甲鲜明。头盔、刀梢等铁器虽然也非常陈旧,但擦拭得闪闪发光。

    身上棉甲,衣服也洗得干干净净,可不像乡下穷苦人家破破烂烂的,有的棉絮飘起。

    除了这些表现之外,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一个个显得威风凛凛,做事有板有眼,让人感到力量。

    边问边蘸着毛笔书写,只见对方行云流水,比村里端公(巫师)都快,一些人啧啧称奇,有的汉子连声追问:“哥子,你,你能说会写的,大概是秀才吧,你这样人物怎么也来当这大头兵?”

    汉子浅浅一笑,看着大家连连摇头,一板一眼回答道:“我这个算什么?我们大人才是真正人物呢。

    我们大人十六岁中秀才,十七岁参加省城乡试中得副榜成为贡生,十九岁大败土暴子先后成为乡长、典吏、推官、千总。

    大家好好干,跟着大人建功立业。”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堂堂贡生来训练大头兵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大家一听连连称奇。

    前面刘三一个劲夸耀自己武功,声言无论如何也要成为里兵,将来好成为衙门公差。

    刘三自信满满,但考核让人大跌眼睛,最先考体力,就是各背着五十斤重物爬山对面山上,来回五趟,不得含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