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来自张希孟的报复-第2/3页





    “方才燕王说,要包下学堂的费用……我以为还远远不够!首先第一条,学堂要有足够优秀的老师,是那种长期存在,能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了教导学生,不惜一切的优秀老师。我希望燕王殿下能够拿出三倍的薪俸,招揽名师。并且帮他们解决居住问题,婚姻问题,以及其他一切的花销。毕竟有了好的老师,才有一切!”

    朱棣怔了怔,如果没理解错,这一番话,翻译过来,就是俩字:要钱!

    而且朱棣突然意识到了,朱元璋管他要钱,张希孟只是指点了他几招,让他控制住高丽人的存款,又是买国债,买船厂。

    这些举动看起来,是要朱棣出钱,但却是对他有好处的,甚至是赚得更多。

    朱棣还真以为张希孟良心发现,心疼弟子,舍不得让他出钱呢!

    可现在朱棣似乎明白了,这位根本是欲擒故纵,他有更大的坑在等着呢!

    先生,你可真行啊!

    朱棣切齿咬牙,却又无可奈何,谁让他的功力还不够呢!

    人家张先生才是黑到深处,大义凛然!

    “先生教训,本王铭记在心。”

    张希孟笑道:“除了聘请名师之外,就是要对学生更好!北平大学堂,要有整齐划一的面貌,我以为可以给学生准备校服,就如同将士的战袄一般,春秋装两套,夏季两套,冬季一套。还有,北平处于北方防线的核心位置,乃是天下重地,因此需要有尚武精神……要安排足够的马匹,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骑马。此外,还要有赛马,射箭,马球一类的比赛……这些开销,一般学生是承担不起的。我希望燕王能够慷慨解囊,解决问题。”

    朱棣再度吃惊,他都要哭了,先生,不带这样的!

    今年招生一千三百多人,就算按照一千个计算,给学堂配属一千匹战马,也不是个小数目。

    圈舍、草料、马鞍、缰绳、人工开支,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朱元璋占领应天之后,竭尽全力,也就练出来一万多精骑。

    现在一张口就要朱棣弄一千匹,这不是要把孩子往死路上逼吗?

    而且朱棣还知道,赛马和打马球用的马匹,其实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按张希孟的要求,是要给学生配属两匹,甚至三匹马。

    光是这些马匹,就能耗光燕王府所有积蓄,甚至让他负债累累。

    先生,饶命啊!

    张希孟却是没有放手的意思,而是继续道:“除了北平大学堂的学生之外,我希望燕王还要注意到,要有好的生源,才能有好的好生。从今往后,北平等地,要更加注意基础教育,要给各地的蒙学提供支持,要在民间开展扫盲,要多兴办学堂。北平的人少,就更要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宝贝培养。我希望在几年之内,让北平等地的蒙学入学率,超过七成!”

    疯了!

    朱棣彻底无言以对。

    哪怕公认的教育强省,江西的入学率也就在五成左右,甚至还不到。

    张希孟一下子要求提升到七成,这不是开玩笑吗?

    先生你说的痛快了,我可怎么办啊?

    朱棣满心凄凉,他算是知道了为啥自己父皇害怕张希孟了。

    你老朱馋人家孩子,一个皇子的教育问题,就把老朱弄得上天了,现在还天天发愁怎么辅导功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