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2/3页





    姚广孝则是分任风宪,御史台,大理寺,刑部等方面的官吏卷宗,都归他监察执掌。

    至于龚伯遂,则是负责地方上的官吏任用。

    六部侍郎以下,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以下,全都在门下省的管辖范围之内。

    而且话又说回来,尚书侍郎,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也是从下面提拔历练出来的,他们也是要经过门下省的层层考核,合格了,才能步步升迁,达到高位。

    当然了,作为左相的李善长,也可以绕过门下省,直接越级超擢,或者从外面提拔一些人,担任尚书侍郎,只要能得到皇帝恩准就行。

    只不过这种从外面弄进来的人,大概率会遭到所有官吏的抵制,想干出什么业绩来,那是相当不容易。

    而且由于不熟悉内部运作,往往会碰的头破血流,狼狈不堪。

    顺便说一句,原来张希孟想过设立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但是随着六部的格局打破,六科也没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门下省相当程度上,兼并了六科,或者说把六科升级之后,纳入了门下省体系。

    反正总而言之,此时的门下省,才算是初步成型。

    不像当初,以前张希孟也分管翰林院,度支局,国子监等等衙门,论起权柄,可以和李善长分庭抗礼。

    但那毕竟是张希孟个人的强大,也是老朱的青睐。毕竟只要能上达天听,任何官员,哪怕只是个御史,也能抗衡首辅。

    现在却是不同了,因为这个强大,来自于门下省这个衙门!

    光是看排列顺序就知道了。

    李善长和张希孟,并列在最前面,然后是挂着参知政事的几位高官,再接下来,就是宋廉、刘基等都给事中,像毛贵这种,只有尚书衔的官员,甚至在他们的后面。

    群臣进入奉天殿,行了面君大礼之后,朱元章立刻道:“给张先生也准备个座位。”

    果不其然,一把和李善长一般不二的座位,摆在了张希孟屁股后面。

    老李看在眼里,都懒得说话了。

    早就猜到了,都给我了,还能短了张希孟吗!

    不过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朱升,年纪也大了,又是副相参政……老朱斟酌了一下,就说道:“从今往后,三品以上官员,年满五十岁,都有座位。”

    这就是针对朱升的,他连忙跪倒谢恩。

    同样是臣子,有人坐着,有人站着,有人靠着功劳,有人靠着资历。

    各种滋味,只有慢慢咂摸。

    完成了第一次亮相,确定了朝堂格局,朱元章这才让人把那个宋理宗头颅制成的酒碗,端了上来。

    大家伙早就听说了,此时见到了实物,依旧惊骇不已。

    宋理宗的脑袋太大了,恶僧杨琏真加盗掘南宋皇陵,挖出了尸骸之后,觉得这颗脑袋特殊,就一噼为二,然后饰以金玉珠宝,做成了一个特殊的酒碗。

    从此之后,在元廷贵胃中间,辗转了几十年之久。

    天子头颅,竟然被当成酒具,被人把玩。

    奇耻大辱,当真堪比靖康之耻!

    不要怪后人瞧不起赵宋,不管怎么擦胭脂抹粉,这个王朝,从头到尾,都透着那种憋屈,让人郁闷吐血。

    赵匡胤陈桥兵变,欺负孤儿寡妇,坐上了龙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