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诰-第2/3页





  张天骐老脸通红,惶恐恼怒,只能咬着牙道:“快点一刀杀了老子!给爷一个痛快!”

  徐达看了看他,冷笑道:“用不着装英雄好汉,我们自有规矩在,不会冤枉好人的!自然也不会放过歹人,把他带下去!”

  伴随着张天骐被俘,湖州战斗迅速结束。

  连徐达都忍不住大呼侥幸。

  攻城战一直都是难题,就算是洪都,朱家军也花了两个月多时间,而张士诚又以善守闻名。

  打个一年半载,都是很正常的。

  结果开战几天的功夫,就旗开得胜,落到了朱家军手里,如何能不大喜过望?

  徐达果断下令,由周德兴领一支兵马,佯装主力,进攻嘉兴,牵制张士诚兵马,随即让邓友德为先锋,直取杭州。

  此时朱元璋也已经率领着所有文武,到达了湖州境内。

  骑在马背上,朱元璋向两边看去,渐渐的,他发现路旁田埂整齐,稻田连绵,十分有章法,一看就是个会种田的。

  “这是谁家的土地?竟然如此之多?”

  张希孟也不知道,只能去问别人,很快,就有了消息,这是张天骐弄得军屯。

  老朱好奇,竟然跳下战马,主动走过来查看,张希孟也跟在后面,他们穿过了一片稻田之后,发现了整齐的房舍。

  这些房舍都是用土坯垒起,上面有稻草做成的房顶。

  院子里有水井,有仓库,有牲口棚,甚至后面还有沤肥的池子……所有东西,一应俱全。

  老朱看了一圈下来,忍不住道:“咱看这个张天骐,是个人才啊!”

  张希孟也连连赞叹,“肯定比我会种田!”

  老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上马,带领着众人,进入了湖州。

  “拜见上位!”

  李文忠竟然等在城门口,负责迎接老朱。

  原来徐达不愿意耽搁时间,已经督兵南下,而李文忠受了伤,正好留下来,养伤同时,等候老朱到来。

  朱元璋拉着外甥的手,嘘寒问暖,颇为欣慰。

  “好孩子,打得很好!”

  李文忠脸微微发红,突然仗着胆子道:“上位,我,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能领兵!”

  朱元璋愕然片刻,忍不住大笑,“没错,你的确不是小孩子了,李文忠指挥使!你好好领兵,争取多打几个打胜仗!让大家伙都刮目相看!”

  李文忠喜出望外,连忙拜谢。

  老朱又询问了攻城经过,随即让人把张天骐带上来。

  “咱听说你是十八条扁担之一,当初跟着张士诚一起杀鞑子?”

  张天骐略微迟疑,点头道:“没错。”

  “那咱想问你,那时候你们怎么想的?”

  “没,没怎么想的,就是活不下去了。”

  朱元璋点头,“那你们现在,可活得下去?”

  张天骐又怔住了,过了半晌,才嘟囔道:“我,我在诚王麾下,自然过得下去。吴国公要杀就杀,用不着说这些。”

  老朱微微一笑,“张天骐,咱是想问你,你们知道活不下去,要揭竿而起,那张士诚又是怎么治理苏杭之地?你们对得起那些跟随你们的百姓?对得起当初的自己?”

  面对质问,张天骐愕然,竟无言以对。

  当初他们看不惯的元廷做派,貌似张士诚一样也没少干。

  修王宫,搜罗美女,横征暴敛……在原本各种苛捐杂税之上,还要多收许多,养兵,养官,尤其是还要拿出几十万石粮食,送去大都,做他的大元忠臣。

  想想几年前,再看看当下,确实让人有些自惭形秽。

  “吴国公,成王败寇,你只管杀人就是!”

  “不!”朱元璋摇头道:“天下之事,亿兆黎民,王所以成,寇所以败,又岂是那么简单的?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咱当初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每闻诸将得一城不妄杀,辄喜不自胜。夫师行如火,不戢将成燎原之势。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

  朱元璋很感叹道:“咱看你驻守湖州,尚且能兴屯田之利,是个有心向善的可造之材。咱问你当初想什么,就是想知道,你还愿不愿意屯田种地,造福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